第17章 天天向正

白杨内心翻着白眼努力挤出一个微笑,亲切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要收费。”

“啊!为什么?”小伙嘴角直接冻结。

“你想,我不可能给每一件卖出去的衣服都无偿的反复修改,是不是?”

“而且,前面的人买的是反智文化衫,免费修改;你买的是正常文化衫,这属于升级,要收费。”

“都是画几笔的事情,有啥区别?”眼镜小伙不解。

“区别大了。他们担心别人看不懂,改到看得懂;你是把看得懂,升级到看不懂。”白杨煞有介事,“里面涉及到创意和二次创作,必须要花钱。”

“而且我们特聘了青年书法大师现场修改,可不是你自己随手涂鸦能比。”白杨介绍起马老三,“这位书法才俊,上过报纸,拿过大奖。”

马老三低头深埋到胳膊肘下,恨不得把脸种在衣服上,手腕酸痛发抖依然假装有事不敢放下。

白杨没说假话,马响同志年轻时的确上过报纸,他的名字上过1981年图市第一届“幼苗杯”少儿书法大赛参与奖获名单。

“上过报纸?我说呢,写个字用那么大力,咬牙切齿的。”眼镜小伙啧啧称赞。

“行吧,多少钱?改一下。”

白杨略想片刻,狠狠心说:“八块。”

“八块?”

这衣服他昨天买来不过花了十二块,现在加两笔就要超过半件衣服钱。不过,挣扎半天实在禁不住把自己名字印上衣服的诱惑,“八块就八块。”

忍痛掏钱,纠结为难的模样周围人也忍俊不禁。

“兄弟,你不亏。”白杨意味深长的笑道,“新加的两笔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写,你看。”

说着把一支不同颜料的画笔递给马响,指着两个地方让他下笔,“这样,这样。看上去是不是既有‘向上’,也有‘向正’,一字双意。”

“可以,可以,有点意思。”小伙乐呵呵看着最后的成品,突然反应过来,“哎,老板娘!我刚才如果不掏钱,你是不是就不准备告诉我。”

白杨反问道:“你说呢。你现在买的可不是衣服,创意都是要花钱的。”

这样的衣服市场上真的没见过,自由决定,自主设计,夸张幽默,现场制作,人群中炸开锅了。

“老板娘,给我来两件,写我和我老公的名字,帮我想想怎么写。”

“我也买一件,写我儿子的名字,还有考试拿高分。”

“姑娘,那个‘站直了,别趴下’给我来一件大码的,要红字。”

人群夸张的从几个,变成十几人,几十人,围观的还越围越多,马艳华已经被推挤到包围圈的最外层。

多亏了这小伙,白杨喜不自胜,她发现自己完全可以把文化衫的现场创作改造当成一桩正经生意。之前压根没想到,现在生意自己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