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整个大活!

在一战前夕,

炮兵之间的对决就像自杀一样,

都是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进行瞄准式射击。

而且,瞄准的方法和步枪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基本一致,

这一时期,炮兵的伤亡都很大,

但炮兵的培养又相当昂贵,

所以,一种新的炮兵理论就出现了,

炮兵遮蔽阵地,是在这以后出现的概念,

指的是让敌人发现不了自己,

就连开炮之时发出的火焰和烟雾都看不到,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炮兵的生存率。

楚云飞发现,

李云龙一声令下,

立马就从不知道什么地方出来了一支又一支部队,

一匹又一匹的驮马,牵着很多大块头在飞奔。

这可把楚云飞看愣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八路军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

假的,一定是假的!”

在楚云飞的观察中,

新一团拉出了一门又一门炮,

楚云飞感觉,

每一门都比他三五八团的那些炮要精良!

这让他那颗骄傲的心,

受到了狠狠地打击!

不过,在注意到那些或牵引,或驮载着火炮的马后,

楚云飞的震惊,一点都不比看到火炮的时候来得少。

他可太知道从清末直到现在,华夏炮兵的梦魇是什么了,

答案就是机动!

从民国创立开始,

华夏就不缺获得好炮的途径,

国外的大厂,非常热衷于把他们最好队伍产品卖给华夏,

就算是要一起转让技术,也不是不可以谈。

但是,国外的好炮,都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太重了!

在摩托化之前,华夏能倚仗的唯一的炮兵机动力量就是畜力,

但是,国外在设计火炮的时候,

可不会考虑咱们国家的马能不能承受得住,

只会以他们能获得的畜力为依据。

于是,几乎所有国外的炮,来了我国,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况,

究其原因,则是因为我国的马,驮载能力连国外身高十八掌(一米八)良马的一半都达不到。

楚云飞是识货的,他认出了其中一款火炮是“博福斯75毫米山炮”,

这是一款性能名列世界前茅的好炮,

常大队长德式建军时期,进口了很多,

但是,在具体使用之后,才发现这炮非常不符合我国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