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要大干一场的时候,
独立旅第三支队已经全部渡过黄河,
回到了陕北,
受到了陕北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第三支队所到之处,
无不夹道欢迎!
一路上,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这一路回来,
黄晓陈启他们本来还会遇到果脯的刁难呢,
毕竟,有的地方还是果脯控制区域。
没想到,这一路过来相当的太平,
除了一些窥探之外,
也就没有其他了,
黄晓陈启他们,当然不会认为是友军变友善了。
他们一致认为,
都是因为第三支队那三十六门105毫米榴弹炮、十八门75毫米山炮、十八门120毫米炮击炮,以及两万多装备精良,斗志昂扬的战士,
让那些所谓的友军,不得不变得友善。
第三支队一路歌唱,那激情昂扬的斗志,
感染了沿途无数的百姓。
年轻人呼朋唤友,告别父母,
相约一起加入八路军,加入独立旅!
由于人数实在太多,
黄晓、陈启不敢决断,
只得发电报去询问自家旅长,
李云龙能有什么办法?
只得发个电报去总部,
总部也觉得棘手,
这些都是热血青年,
要是都拒绝了,还不得大大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啊?
老总和副总参商议一下之后,
决定择优录取,
但是,要说清楚,不一定会进入到独立旅。
现在独立旅的体量实在有些大了,老总怕李云龙把握不住,
所以,决定先把人招上来,
按照现在的步兵操典,进行新兵训练,
后面看哪里缺人,就往哪里补充。
在大年十五的前两天,
首长们终于见到了这支部队,
然后,对这支部队进行了亲切的慰问。
首长和很多人都聊了一会,
问他们家是哪里的,一家有多少人,
那边的风土人情怎么样,日子好不好过。
说到动情处,首长忍不住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