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吹响冲锋号!

并且,队形比之前还要散,一看就是为了规避八路军的火力优势。

可惜,这些鬼子是死脑筋,不知道变通,

并不能摸索出三三制这样的高级战术。

“三三制”在鬼子那里就不会诞生,

因为鬼子的抠搜,它们舍不得用自动武器,

因为它们认为那样做会直接让它们破产。

鬼子的这种想法即便被八路军利用优势火力吊打了很多次,

也没有得到改变。

鬼子似乎是铁了心要将精准射击进行到底,认为火力优势都是歪门邪道。

对于鬼子这一心态,李云龙打算让鬼子继续多吃一点苦头,

这样,在以后面对鹰酱的时候,

鬼子可能就会提前适应了。

很快,这两个鬼子大队就进入到预设开火距离了。

这一次,依旧是整个一营都在开火,

不一样的是,大队的炮二连六门120迫击炮也参与了对鬼子的打击!

机炮和75毫米山炮这个时候还是没有开火,

都还不到时候,75毫米山炮之前已经开过火了,

不过刚才鬼子对炮一连的阵地进行了压制,

炮一连的炮兵行动很是迅速,在鬼子炮弹落下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转移,

在转移之后,大队长洪全直接命令他们进行蛰伏,等着在之后再阴鬼子一把!

这个时候也一样,炮二连在连续开火以后,

直接就进行了转移!

并不打算和鬼子恋战。

只是,这一次,洪全就必须呼叫炮兵大队的支援了,

要想迅速击败两个大队,是不可能的,

鬼子又不是泥捏的,

就算洪全直接上三个营都不行,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容纳这么多人同时战斗。

阵地防御战,不是想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排人挤人趴在一个沟里防御对面的进攻,

真这样搞的话,对面一发炮弹能带走很多人,敌人还不得高兴坏了?

现实情况是,在防御的时候每名战士都会分到一个区域的任务,他和他战友的距离应该是10米左右,这样一算,除去要突出去一节的重火力点,

独立旅很喜欢留预备队,

所以一个连只用防御1到1.5公里。

这也是二战时的常规操作。

后期汉斯猫家不行了,物资匮乏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个连防御3公里甚至更多的情况。

热武器时代,特别是马克沁被发明以后的时代,

打仗的时候已经不是将人都堆在一起就能取得优势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