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风云日报》辉煌的背后,同行看到的是九鼎通讯社的重要作用。
在咨询之后,其他人才发现先九鼎通讯社的条件十分宽松,只要交钱,以及在新闻上标注来自于九鼎通讯社就可以了。
这个要求无可厚非,在了解世界上其他通讯社也是这样的时候,他们纷纷同意了。
本就不是过分的要求,标准新闻来源而已,他们的报纸转载新闻时不一样要标准来源嘛!
因为条件宽松,许多报社纷纷订购了九鼎通讯社的新闻服务,唯一的区别也就是不同级别的新闻服务对应不同的价钱。
六天下来,已经签订的业务合同总额达到了一百五十万港币,购买业务的媒体也有了十八家。
其中购买了最顶级服务的有三家,大报纸中只有《成报》这一家决心最大,另外两家反而是小报纸,一份是日销勉强破万的报纸,另一家是日销只有五千多份的报纸。
这两家明显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理,就赌能够跟在《风云日报》的屁股后面喝口汤,但是这两家报社也相信,即使喝口汤,也能够有不错的收获。
当然,之后这两家报社还真的成功了,销量都爆发了,未来先后冲进了日销五万份的门槛,让两家的掌舵者一直庆幸当初的决定。
除了这三家外,其他媒体都是一些小报纸,想要改变,决心又不够大,没有破水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至于其他如香江的《明报》、《信报》、《大公报》、《南华早报》等,东南亚的如《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大型报纸,依旧还在观望之中,并没有急急忙忙地投入九鼎通讯社的怀抱,显然对九鼎报业公司还抱着警惕。
这个情况,夏禹知道后也没在意,这种事情急不来,只要后面他们意识到购买九鼎通讯社的新闻服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时,自然会一个个投过来。
只是那时候就有些晚了,拖得越久,虽然对九鼎通讯社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他们那些报社的影响也会很大。
毕竟在《九鼎日报》和《风云日报》的联合夹击下,注定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不寻求改变,倒霉的只会是他们。
他们要是一个个倒下,受益最大的还是夏禹的九鼎报业公司。
而香江的电视台和有线电台等媒体,也还没有购买九鼎通讯社的新闻服务,不过听说已经有一家有线电台正在商议这个事情了。
想必再过不久,一定会有电视台或者有线电台购买新闻服务的!
……
到了《风云日报》问世的第七天。
夏禹照常在办公室里处理一些公司事务,处理完毕之后,他继续写着《寻秦记》。
过了这么久,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空闲时间就写《寻秦记》,到了今天,终于只剩下最后一千多字就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