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告诉仁宗,水是属阴的,兵也是属阴的,打仗杀人干的都是阴事儿,把狄青安排在枢密使的职位,肯定惹怒了上天,所以老天就下暴雨来惩罚。
除此之外,这帮文臣还造谣说狄青家的畜生头上长了角,接着又把一系列的日食、多星连珠等天相全都栽赃在狄青身上。
最终宋仁宗架不住群臣轮流找他“嗡嗡嗡”,只能无奈把狄青将军下放到陈州。
一帮文化官爷耍起泼皮无赖,就是这么无耻。
文人,很多时候都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像范仲淹这样有格局、有气量的大才,太少见了。
在狄青去世之后,整个北宋,就没再打过胜仗,一天不如一天,气数渐尽。
除此之外,那个写下谁知盘中餐的唐朝宰相李绅,在有了功名职位之后,吃顿饭要杀上百只鸡。他写的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跟他的所作所为,完全表里不一。
总而言之,虚伪二字,在文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如今的高育良,在高权看来,也是垃圾文人中的一员。一心为权,不问对错。
高权跟高育良聊的有些厌烦了,开口直入正题:“高老师,您是汉东大学的政法系教授,我一直很好奇,什么样的家庭能教育出您这么优秀的老师。在你们那个时代,大学生可是非常罕见的,更何况您这种教授级别的存在。”
高权想由这个话题聊到孟德海。
高育良笑道:“小高啊,你肯定以为我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其实不然,我是个孤儿,从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年一个人贩子拐了很多孩子,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后来那个人贩子在一个村子里偷孩子被抓住之后,被村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打死了,从那以后,我和好几个被拐的孩子便被村民们收养了。是村民们,轮流抚养我们几个孩子长大,还供我们读书上大学。那个村子,叫高家村,是村长高古给我起了育良这个名字。
当年在我考上大学时,村里的乡亲们给我凑了一百多块和33个煮鸡蛋,没有他们这些乡亲们,就没有我高育良的今天。
高家村比较有意思的是,祖上是高俅。现在村里的祠堂,还供有高俅的莲池排位……”
听到高育良的话,高权恍然大悟,看来高育良跟孟德海是亲兄弟,而高育良出生之后不幸被人贩子给抱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