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生活,可以给予一个人暂时的安慰,但却无法给予触及灵魂的平静,一般的感情只能一起吃吃喝喝,更好的感情一起聊聊电影历史,再进一点是灵魂的交流。人是孤独的,表面的热闹,无法抚慰内心深处的不安和躁动。
有一种饥渴是肉体表面的,这种饥渴好解除,但有种饥渴来自灵魂,只有对它进行认真审视,认真对话,才能让灵魂成长。外界的一切鼓励、一切磨砺,都是为了让真正的灵魂浮现。晓晓相信每个来自世界的灵魂都是纯净而美好的,只是后来一路成长,在路上沾上了泥土罢了。终有一天会洗尽铅华,照见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的底色都是善良、真诚、美好的,但只是经历了父母、社会、世界,满身映照的都是适者生存的影子,都是弱肉强食的痕迹,所以人变得不再可爱,所以才会有成熟这种词汇,其实这种成熟不是真的成熟,而是一种自我防护机制,因为被伤害得次数多了,就会变得不再真诚,变得更加圆滑,人变得更加冷漠,内心也变得更加坚硬,不再会轻易被一些之前碰到就会泪流满面的事情,再次触动内心。
人开始有了伪装,有了保护色,这就跟穿衣一样,人格也有美容,人的职场形象也有包装,人人带着面具,人不再是心与心的交流,而是价值与价值的置换,遵循着成人年都在遵循的原则。其实人哪里又要那么多呢?要的不过是一个可以舒适相处的环境罢了。
不管是什么处境,生活是自己的,你自己是自己的,你每一天想过成什么样也是自己能决定的。你无法改变那些环境,那么就选择适应环境,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一只变色龙,拥抱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不变是自己的本心,变是自己根据环境所作出的调整。不要过于教条主义,或是死读书。书其实只是介质,是智慧的介质,只不过有的人道理讲得浅显易懂,有的人喜欢包裹在某个故事里,有的人用自己看似清晰的思辨哲理。而真正了解的是这些先贤的智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智慧不仅仅是读书,还有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有视频里的人。直接去跟最智慧的人的思想接触,去吸纳人类的智慧,去悟出自己的道。搜尽奇峰打草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了解过往或现在别人脑中的智慧。用别人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有用的。《尚书》中有夏商周各国国君的言行,这种一般人都无法获取到,但互联网时代现在人人可得。
就跟很多人花重金只为了与比尔盖茨吃一顿午饭一样,人要与比自己高层次的人交流,去学习,然后实践。
自己哪里不够完美,或者自己哪方面想要再提升一步,就去找这个领域,你够得着又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比如在美貌方面,多与那些貌美的人交流,想要成为博学的人,就找那些书籍,读书人,去靠近他们。生活中,可能没有这样的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去看一些达人,去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要努力靠近那些发光的个体,这样你也会被照亮。
就如亲贤臣远小人一样,人各式各样,你应该接受这些设定,但恶人是为了善人更善设定的动力值。如若不是因为他们足够恶,那些善良的人看在眼里,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才会变得更加善良,并决定变得更加有能力去抗争。
这个世界,就如佩洛西窜访台湾一样,中国始终遵守着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但你的善良不会成为别人不攻击的理由,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强大才是。
人可以善良,但你的善良应该有点锋芒,善良是底色,但能力必须一点点培养起来,这才是别人不敢欺负你,或你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能力。
善良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但实力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并不是对别人好别人就会追随你,而是你强别人才会追随你。
你的善良你的好有时候则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利器,被人抓住软肋,所以人才学会了伪装,甚至虚伪。
竹子的真实状况让晓晓还是大吃一惊,之前只知道她是BJ通州人,但却不知道她过得压力那么大。除了不交房租外,她的工资要承担一家人的全部开销,而且她的父母有重病,孩子才4岁,真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
像这样有老有小的职场人还不在少数,他们工作的精力更少,承担的家庭重担更重,可以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但私人时间变少,各种私事变得更多。热血渐渐被磨平,人渐渐少了斗志,就这样渐渐磨平了棱角,为了一份工资,养家糊口,不得不委曲求全。他们也想挣到更多的钱,但现实则恰恰相反,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多能动的成本,这就是被生活死死捆绑,中年人的悲哀跃然纸上。
像王豪他买的婚房成了烂尾楼,现在每月要还7000多房贷,婚也结不了,工作还丢了,这就是现实,谁又好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