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走路的姿势,蒋静瑶都变得昂首挺胸了,唇角也常常挂着淡淡的笑容。
这才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该有的样子嘛!
不一会儿,徐牧云就端着茶缸回来了,“水还挺烫,你们慢点儿喝。”
他朝身后的方向一指,“餐车在后面,有吃的卖,咱们带的如果不够吃,就上餐车买。”
蒋静瑶忙道:“可别!餐车的东西可贵着呢,犯不着浪费这个钱。”
蒋波也接过话茬说:“就是,我们几个小时就到了,随便吃点儿就行,反正也吃了饭才上车的。”
不管哪个年代,火车上卖的东西肯定比市区里要贵。
能理解,但是没必要。
蒋南笙对于绿皮火车的记忆还是很遥远的,上次去羊城是一个人出门,精神高度紧张,也没能好好儿享受一下。
这次不一样了,家人都陪在身旁,她总算能慢慢体会这绿皮上的摇摆时光了。
到了发车时间,火车头响起了鸣笛声,蒋波还抱着壮壮把头伸出窗外,去看那冒着白烟的烟囱。
小家伙头一回坐火车,兴奋极了,一路上都有说不完的话。
这时蒋家的兄弟姐妹几个都很有默契地闭上了嘴,应付孩子的重任还是交给徐牧云吧!
毕竟起了个头,孩子能给你整出十万个为什么来,问题不是一般的多。
绿皮火车的车速很慢,经过一些特殊路段要会车时,还需要临时停靠。
一路上还有很多站点,不停有人上下车。
这时候的广播也不管什么用,因为车上挤满了人。
软座兴许还好一些,车票有门槛,但硬座这边就很夸张了,连过道上都挤满了人。
不少人没买到票,就买了站票,节日假期人流量也比平时多很多。
还有人带着折叠的小马扎,就这么坐在过道和两节车厢连接的地方。
只要有人暂时离开座位,不管是去上厕所还是站起来活动一下,他的座位就会立刻有人坐下。
无他,就是站累了,能蹭两分钟是两分钟。
火车中途靠站的时候,蒋波和蒋静瑶带着壮壮下去透透气。
大人坐几个小时无所谓,忍一下就过去了,可孩子不行啊,总要活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