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满站好了最后一班岗,联络新朋故友为夏同林牵线搭桥,也算是没有白忙乎。
明年商业局的武局长就要退居二线,自己年龄和资历都有优势,努努力还可以再进一步。
想到以往的仕途坎坷和今天的柳暗花明,夏同林这时再看李德满的女婿纪松,也就觉得越看越亲。
纪松再次找到他汇报工作时,他便把他视为下属加弟兄,并且后者的成分更重一些。
“您看我这边,忙着教导处和学校团委。说不上吃力,但是恐怕耽误您的任何一项指令。是不是可以…?”纪松看着夏同林的眼睛,把话说了一半。
“直说直说,以后咱们就是弟兄”,夏同林完全改变了以往和纪松谈话的严肃口吻。
“我想让学生会主席乔玉儿挂个团委副书记。只是挂名啊,帮我做些工作。这事儿以前没有过,多少有点儿创新。”纪松生怕他那里通不过,边说边想退路。
“创新就对了,创新才是发展的动力”,夏同林挥动着大手,又恢复了当乡长时讲话的口气。
“让她好好干,她不是能写稿子吗?干好了,再多宣传宣传,这是咱们大家的成绩和光荣啊”,看来还是夏同林站的高看的远。
晚上,小四楼202室的床上,欢快之前,纪松向乔玉儿郑重宣布了组织的决定。
北方最正式的节日就是过年,春节的前前后后就占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转眼到了四月,绿油油的冬小麦浇过两茬水,就到了麦黄收割的季节。
忙忙碌碌中转眼就到了暑假,虽说纪松有些不舍,乔玉儿还是想回家看看。
长期和他耳鬓厮磨着,手头上事情又多,时间便也过得飞快。她感觉自己好久没看到娘了。
天气炎热,骄阳似火。舍不得闺女去挤公交,乔桂海便联系了粮食局去下面检查的车辆,叮嘱司机把闺女送到东方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