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穿跨栏背心的男人

“这你就不知道了。我们这地里,埋的都是长完蘑菇后,再也不能用的打碎的菌棒。这东西种地当肥料,那后劲儿还足着呢,根本不用农药和化肥”,秀姨认真的告诉她。

“叔叔怎么想起去福建,学习杏鲍菇种植技术啊?”樟树县和福建远隔千山万水,乔玉儿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还是那边,您家有亲戚?”

“不是。我儿子赵逢春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福建的厦门大学。他同宿舍有个同学家里种植杏鲍菇,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他说种这个很简单,三说两劝的,就把我们俩撺掇过去取回了真经。”秀姨笑着说。

“咱娘儿俩能去大棚里看看去吗?”乔玉儿的好奇劲儿又上来了。

“这节骨眼儿,天儿已经热了。你叔今天雇了两个人,他们在大棚那边粉碎玉米棒骨儿。大热天的,光着膀子,就穿条短裤儿。咱娘儿俩等他们收工回家了,也到了傍晚凉快了,再定!”

“大棚里的活儿很多吗?还需要雇工?”乔玉儿纳闷的问。

“你叔他今年五十五岁了,在我们这儿就算是上了年纪,不能干太重的活儿。再说也不差那两个钱,还是雇工放心些。要是累出病来,去趟医院,一个月就白干了”,秀姨说着话进屋换了拖鞋,又递给她一双,“新买的,换上这个舒服一些。”

乔玉儿惊诧这夫妻两人年龄的差距,但毕竟刚刚见面,她没法开口问人家的隐私。

看时间快到中午了,她便顺口说道:“赵叔中午回家吃饭吗?我帮您做饭。”

“咱们不管他,他吃饭没个准点儿。你这闺女真勤快,我要是有个闺女就好了。可惜没这命,只有个愣小子,还隔着十万八千里”,秀姨念叨着说:

“你今天刚到,按我们这儿的风俗,今天应该吃面条儿。我给你做炸酱面,你帮我捣蒜。”说着话,秀姨洗完了手,从面盆里拿出面团,放到大面板上,沾上面粉揉了一会儿,便压上了擀面杖。

面团擀薄切好,水还没烧开。秀姨便点燃旁边的灶眼,用鸡蛋做了炸酱。

乔玉儿摘了两根黄瓜,洗净切丝装盘,把捣碎的蒜泥放进菜碟里。

这时院门外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大黑狗蹭的站了起来,在笼子里撒着欢的来回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