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同盟之主

张元和见状,知道没有办法推选看起来就更加精明能干的袁天青作为同盟之主。他暗自叹了口气,心想袁天青如此能干,这梁明的手段,自己还未曾亲眼见识。

权衡再三,张元和决定直接切入正题。他端正坐姿,目光炯炯地看向梁明,恭敬地问道:“盟主,你认为我们潍滨县的防御现今当如何布局?”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三位知县的目光都聚焦在梁明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梁明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他走到房间一角的书案前,取出一卷羊皮纸,铺展在桌上。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图表。

他用手指轻轻划过纸面,开口道:“诸位,请看这里。”三位知县纷纷起身,围拢到梁明身边。

“这是我昨夜熬到三更才整理完的数据,”梁明指着羊皮纸上的一列数字说道,“根据最新的户籍统计,我们三县的总人口约为49万8千余人。其中息县18万3千,正阳县16万5千,潍滨县15万。”

他又指向另一张表格,“至于库银,我已让各县主簿核实过。息县35万两,正阳县32万两,潍滨县33万两,总计恰好100万两整。”

梁明转身走到墙边的一幅地图前,用木尺指着三县的位置,“军队方面,息县有正规军3000,新兵1500;正阳县正规军2800,新兵1200;潍滨县正规军2700,新兵800。加起来也正好1万。”

他放下木尺,环视三位知县,“诸位,这就是我们目前的家底。民众、财力、兵力,样样不缺。接下来,就看我们如何运用了。”

梁明再次举起木尺,指向地图北部,“这里是汝河,蜿蜒流淌,宛如一条天然屏障。”木尺缓缓向东移动,“东边是洪河,水势浩荡,形成我们的东部防线。”

接着,梁明将木尺移到地图南部,“南面则是潍河,最为宽阔,最利于防守。”

他抬起头,环视三位知县,确保他们都在认真聆听。然后,梁明用木尺在三条河流之间的区域画了一个圈,“诸位可以看到,这三条河流恰好将我们三县环抱其中,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口袋形状。”

梁明停顿了一下,让在场的人有时间消化这个信息。随后,他将木尺移到地图东部,“张大人,你的潍滨县位于这里,在息县的东方80里处,正好处于这个口袋的底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后,他将木尺移到地图西部,“而于大人的正阳县则在这里,在息县的西方100里处,可以说是这个口袋的开口处。”

梁明放下木尺,双手轻轻拍了拍地图,“诸位,这就是我们三县的地理态势。我们被三河环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御圈。这种地理优势,对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梁明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三位知县,缓缓开口道:“诸位,我的构想是这样的:我们将同盟的军队分配如下——正阳县配备四成,也就是4000人;息县和潍滨县各配备三成,即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