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为友谊捐资置新宅

逆袭修仙 文岳 1748 字 7天前

石峻峰弃官回府后,巡抚委派官员盘查仓库,发现毫无亏欠,案卷也没有一件积压。巡抚只好一面派人看守官署,一面写信上报京城。信中写道:

“叩禀东厂司理监魏大人座下:之前承蒙大人发下银两,卑职立刻将其分派到各府县。唯有柳州府知府石峨违抗命令,拒不领受,甚至弃官逃走。特此禀明,以便追究惩治。专候钧旨,肃此上达。

广西巡抚某人顿首”

魏忠贤拆开信一看,心中思索:“放账收利终究是私事。况且石峨为人刚正,要是过分追究,他未必甘愿认罪。倘若皇上得知,反而更不妥当。不如就此作罢,让他离去。”于是写了一封回信:

“兹承来函,内容已知。柳州府知府石峨虽有抗上之举,但他是皇上亲自任命之人,不便追究处置。且他向来以廉洁清明着称,深孚民望,如今弃官回籍,就听任他引退吧。不可过于苛刻,照此信执行。

某月某日东厂特发”

话说石峻峰转升之后,巡抚上疏,另外奏请补授了长安县一位知县。此人名叫王易,字种德,是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进士出身。他前往长安上任,路过襄阳府。襄阳府城内,有一位退休的员外,姓胡名氵荣,字涵斋,与王易交情深厚。王易便到胡家拜访胡氵荣,胡氵荣设宴邀请他。席间,王易对胡员外说:“小弟先去上任,过半年再接家眷。从番禺到长安,路途遥远,难以一口气抵达。小弟想向年兄借一间闲房,在此作为中途歇脚之地,分两段走,这样不至于太过辛苦。不知年兄能否帮忙?”胡员外回答:“宝眷若来,小弟理应照料,何须年兄开口。”王易说:“既蒙年兄许诺,小弟先行谢过。”宴席结束后,王易告辞,第二天便启程离开了。

胡员外又暗自思忖:“凡是官员的家眷,少则二三十口,多则四五十人。我现在住的宅子,终究难以安置,而且也不方便。倒不如另外买一处宅子,暂且让他们居住。一来成全朋友情谊,二来增添些家产,岂不是两全其美。”主意已定,他便叫来牙行,让其帮忙买房。本街西头路南有一处房子,房主姓徐名敦,只因宅子里闹鬼,住得不安稳,打算卖掉另置房产。于是他写了一张五百两银子的契约,交给牙行杨小山。杨小山到胡家说明此事,胡员外问:“这房子他到底要多少银子?”杨小山说:“照他说要五百两银子。”胡员外出价三百五十两,双方讨价还价,最终讲到四百五十两,徐家便答应出售。胡员外选了个日子,带着亲朋好友,让杨小山写好契约,将银子足额交付。徐家腾出宅子,交给胡员外,然后搬到别处去了。

王易到任半年后,写了一封家书,派了一个可靠的人,前往广东接家眷。家中男女老少共有二十余人,一路径直来到襄阳府胡家的宅子。胡员外派人将新买的宅子打扫干净,请王夫人和公子住在里面,对他们的一切照料都尽心尽力。他们住了将近一个月,正准备起身前往长安时,忽然有一个家人星夜赶来,禀报道:“老爷已于四月间病故,小的估计太太和少爷还在这里,特地前来报信,好去搬运灵柩。”王夫人和公子听后,哭倒在地,过了半天才苏醒过来。公子与夫人商议,此处到长安还有两千多里路,往返的盘缠不是小数目,手中又没有钱,怎么去得了。夫人说:“去求求你胡年伯,或许他会帮忙也说不定。”王公子便亲自到胡员外家,恳请他借些银子去接父亲的灵柩。胡员外慷慨答应,借了二百两银子。王公子得了银子,带着一个家人,前往长安县搬运灵柩。往返花了四五个月时间,才把灵柩搬到襄阳府。胡员外城外有一处小房子,让他们把灵柩停放在那里。胡员外置办祭品、制作祭帐,亲自前往祭奠。祭文写道:

“维吾兄之才略兮,堪称国良。甫操刀于小邑兮,治具毕张。苟骥足之大展兮,化被无方。胡皇天其不佑兮,遽梦黄梁。悲哲人之已萎兮,我心傍徨。陈壤奠于灵前兮,鉴兹薄觞。”

此事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广东一带盗贼猖獗,广州一带都被他们占据。王知县的灵柩一时难以运回故乡。王夫人和公子只得在此久住。住了一年后,夜里渐渐听到鬼声,还见到鬼的形状。王夫人和公子始终不肯说出此事,生怕辜负了胡员外的好意。又过了几个月,王夫人及上下人等都病死在宅中,只剩下王公子夫妇二人,以及他庶母所生的妹妹,年仅十一二岁。后来广东贼寇被平定,胡员外又资助一百多两银子,让王公子押着父母的灵柩,返回广东。留下这处闲置的房子,没人敢进去居住。胡员外托牙行将其典卖,可大家都嫌宅子不吉利,始终没有买主。胡员外只好常常把大门锁着。

一天夜里,胡员外梦见一位老叟,面容苍老,白发苍苍,手持藜杖,登门而来。老叟说道:“小弟姓焦名宁馨,是绍兴府人氏,有一件要事相求。西头路南宅子里,住着我的一个亲女儿、一个外甥女和一个外甥,他们已在那里住了数年。如今听闻尊兄要卖这处宅子,但这两个女子与尊兄有父子般的缘分。日后还会在这宅子上招来一位佳婿,光耀门楣。千万不可轻信他人之言,轻易舍弃此宅。”胡员外醒来后,将梦中的话告诉夫人冯氏。冯氏夫人说:“梦境之事,不足为凭。依我看,咱家不缺钱花,何必典卖房宅,惹人耻笑。与其贱卖送人,不如重新拆盖,出租收取租金。”胡员外说:“夫人说得极是。我从今往后再也不卖这宅子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第二天夜里,将近三更时分,胡夫人有事尚未入睡。忽然看见两个女子,风姿绰约,容貌俏丽,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孩,缓缓从外面走来。她们见到胡夫人,深深一拜,然后一起跪下磕头。胡夫人双手扶起她们,问道:“两位姑娘,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行此大礼,老身实在不敢当。”两位女子说:“我们住在西头宅子里已经几年了。如今因为王夫人等人死在里面,义父说宅子不吉利,住不得了,屡次托人变卖。幸亏母亲您一句话劝醒了义父,才不再变卖。我们得以在此安居,等待良缘。因此特来向您道谢。”说完,便飘然而去。胡夫人十分惊异,叫醒胡员外,把见到两个女子的事告诉他。胡员外说:“夫人所见与我梦中相符,其中必定有缘故。这宅子我肯定不卖了。但不知日后会有什么应验之事?”这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暂且按下此事不表。且说这宅子对门,住着一位孝廉公,姓朱名耀彩,字斐文,年近五十岁。他发迹时,考中了解元,会试时曾三次被荐为第一名,却都未考中进士。闽省之人都称他为文章宗匠、理学名宿。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字良玉,年仅二十三岁,是一名廪生,聪明英俊,学问渊博。王公子在此居住时,他们常在门口碰面。王公子羡慕朱■,朱■也钦佩王公子。王公子也是一名补了廪的秀才,因为两人志同道合,便结拜为兄弟。王夫人与朱■的母亲也时常往来,彼此情谊深厚,十分投合。王夫人的女儿还拜朱夫人为义母。王夫人在世时,朱夫人时常把王小姐接到家中,为她整理头面、添补衣裳,待她如同亲生女儿一般。等到王夫人夫妇灵柩即将归乡之时,朱夫人又把王小姐接过来,照料了一番,说道:“我儿,我与你若真有缘分,日后最好能相聚在一起。但你住在广东,我住在湖广,山川阻隔,从此一别,今生恐怕再难相见了。”说罢,不禁流下泪来。王小姐回答:“孩儿托母亲的福,怎知日后不能常伴母亲左右。”也不禁泪满眼眶。此后,王夫人夫妇的灵柩归乡,朱夫人每日思念王小姐,几乎为此生病。过了几个月,心情才逐渐好转。

王小姐回到家中,父母的丧事已办完。兄嫂打算为她择婿,王小姐也不便当面阻拦,便作了一首诗,贴在房中。诗中写道:

“婚姻大事系前缘,媒氏冰人徒枉然。

义母临岐曾有约,常思归落在伊边。

年过二十方许嫁,且托绣闺读史篇。

若使赤绳强相系,情甘一命赴黄泉。”

自从王小姐作诗之后,兄嫂二人便再也不敢提为她择婿之事。且说番禺县有一个极其灵验的巫婆,能知晓人的过往和未来之事。一天,巫婆来到王宅,见到王小姐后说:“这个姑娘日后必定会成为一位夫人。但必须经过三个娘家,才能安稳。可惜从她的形神来看,将来恐怕会有所变化,这是命运注定,并非她有意如此。”王夫人仔细询问,巫婆回答:“此事玄之又玄,不可说破,到时候自然就明白了。”王夫人还想问,巫婆却抽身离开了。王夫人把这话告诉王公子,王公子说:“巫婆的话,实在可恶。”从此吩咐看门的人:“所有巫婆之类的人,一律不准进门。”

王小姐自见过巫婆之后,渐渐不愿见人,每天都在自己的卧楼上做些针线活,轻易不说话、不发笑。长到十五岁时,容貌越发标致。忽然她得了一种病,时常昏迷,半天才能苏醒。王公子请医生为她调治,却总不见好转。王公子埋怨夫人让巫婆进院,才导致妹妹如此。王小姐得知后,劝慰道:“人生在世,生死有命。一个巫婆,怎么能让我变成这样呢,哥哥千万不要埋怨嫂子。”王公子听后,这才不再言语。暂且不说王小姐日后如何。

不知石峻峰回来后情况怎样,欲知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