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碧霞宫神女授兵符

逆袭修仙 文岳 1695 字 7天前

话说石生的衙门后面有一处花园,园内有一块白石碑,光亮可鉴。每到夜半时分,便能听到碑中传来人喊马嘶、甲兵响亮的声音,听得十分真切。相传这块碑是衙门的镇物,历任官员都不敢挪动它。石生外出私访时,秋英在宅中闲来无事,独自一人走进花园,去看这块碑。走到碑前,忽然看见这块碑变成了一扇门,两扇门都敞开着,从里面走出两个女童,说道:“娘娘有旨,请石夫人进去相见。”秋英跟着女童走了进去。中间是一条砖砌的甬道,两边台阶下种满了异树奇花。走了大约一箭之地,是一座紫石桥。从桥上过去,又走了几十步,是一座朱红大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碧霞宫”三个字。刚到门口,又出来了四个仙女,两个拿着宝幡,两个拿着提炉,说道:“娘娘等候夫人多时了,特地派我们来迎接。”

秋英跟着宝幡又进了两三层门,才到一座大殿。大殿当中的莲花座上,坐着一位娘娘。下边放着四个绣墩,两旁排列着侍女。秋英走进大殿,向娘娘行礼。娘娘推辞道:“夫人身份尊贵,小神怎敢受此大礼。”便命两个仙女急忙扶起秋英,让她坐在东边第一个绣墩上。秋英说:“我只是一个尘世俗人,何劳圣母召见。”娘娘回答:“石武曲不久就会面临大敌,若不熟悉军旅之事,如何能取胜?夫人聪明过人,所以特地请你来,把军中的一切机务告诉你。日后在郊原誓师出征,你们两人或许可以共同施展才能,建立功勋。”说完,娘娘叫仙女取出三卷兵书,交给秋英。

娘娘说道:“这部书名为《行军机要》,第一卷讲天时,第二卷讲地利,第三卷讲人和。自古以来,兵家之事总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秋英问道:“天时是指什么?”娘娘说:“春夏秋冬,是天时的总称。其中所逢的月份、日期时辰,都属于天时。遇到吉日就容易取胜,比如商汤在辛卯日打败昆吾,周武王在甲子日攻克商纣。”秋英又问:“怎样才算是地利呢?”娘娘说:“山川、树林、草丛都是地利。凡是扎营,一定要选择地势高下合适、平坦开阔的地方,才可以保证安全。如果依山靠林,让敌兵有机会埋伏,那就会受害不小。当年楚军背离险要之地,舍弃良好的依托,给晋侯带来了可乘之机。所以一定要选择平坦宽阔之处,左右前后都没有遮挡,这才是安营的好地方。”秋英又问:“什么是人和呢?”娘娘说:“人和就是众人团结一心。凡是行军,首先要凝聚人心。人心齐,士气就旺盛,士气旺盛,力量就勇猛。一鼓作气向前,谁能抵挡?如果人心各异,儿子抛弃父亲,弟弟抛弃哥哥,各自像鸟兽一样逃散,又怎么能破敌呢?比如殷商的军队在阵前倒戈,这就是人不和的一个典型例子。”秋英说:“这三件事是行军的关键,幸亏承蒙圣母指明。但摆阵的方法,我还是不太明白,还求圣母详细说一说才好。”娘娘说:“这口说不如眼见,你跟我来。”

娘娘从莲座上下来,秋英跟在后面。曲曲折折,走到一个演武厅前,娘娘上去坐定,秋英在旁边相陪。娘娘吩咐仙女道:“把我的兵符拿来。”这个仙女转身走进后厅,取出一杆红旗递给娘娘。娘娘接在手中,把红旗一展。忽然听到一阵风声,立刻就有数万人马,站在了演武厅前。娘娘吩咐道:“今天操练,你们要是有违反军纪的,一定斩首。”众兵丁齐声应喏。娘娘把红旗向东一摆,就成了一个阵势。娘娘对秋英说:“这叫做八卦连环阵,生、伤、休、死各门俱全。当年诸葛亮曾用此阵困住陆逊,其遗迹至今还在。这个阵法神妙莫测。”娘娘领着秋英下了将台,从生门进入,游遍八门,哪里吉利,哪里凶险,都说得清清楚楚。然后又转回厅台,重新坐下。把红旗向西一摆,又成了一个阵势。秋英问道:“这是什么阵?”娘娘说:“这名为一字长蛇阵,攻击它的头部,尾部就会响应;攻击它的尾部,头部就会响应;攻击它的中部,首尾都会响应。这个阵法最为灵活。”又把红旗一摆,成了一个阵势,对秋英道:“这是鹅阵。”再摆成一阵道:“这是鹳阵。”又把红旗左边一摆,右边一摆,众兵丁交互奔腾,过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成了一个阵势,前后人马相接,密如鱼鳞。秋英问道:“这个阵叫什么?”娘娘说:“这个阵名为鱼鹿阵。当年郑庄公与周王在繻葛交战,用的就是这个阵法。”阵已摆完,娘娘把红旗一卷,数万人马,如风流云散,当时就消失不见了。

秋英谢道:“承蒙娘娘指教,我顿时茅塞顿开。”娘娘说:“这是你我有缘,才能遇到这般凑巧的事。”娘娘领着秋英下了厅台,转回殿内,仍像之前一样坐定。娘娘吩咐仙女道:“取我的兵符一道,交给石夫人带走。”仙女取来一面红旗交给秋英。娘娘说:“你日后临阵时,把这兵符拿在手里,随意指挥,无不如意。成功以后,仍把这兵书和兵符交还给我。”秋英问道:“我从哪里把它们送还给娘娘呢?”娘娘说:“这不用你送,就把这兵书和兵符供在香案桌上,默默祝祷一番,我自会派人来取。”秋英再次致谢。娘娘说:“我还有一首律诗赠给你。你早晚诵读,才能知道军务的艰难,不至于轻视疏忽而坏了大事。”于是亲笔写下一首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丈人行阵林师贞,何得轻心漫谈兵。

无备终招悬雷夺,曳柴曾致班马声。

舟中掬指因争济,弃甲复来为食羹。

临戎常怀量敌意,诘朝奏凯在盛京。

娘娘把诗交给秋英,说:“你回去再留心细看兵书,就能成为女中名将。但这是天机,不可泄漏。”秋英答应了。于是,娘娘让两个仙女领着秋英从原路送出。出了门,秋英回头一看,仍然是那块石碑。秋英回到内宅,进了自己的房间,把兵法神书秘密收好,总不肯告诉别人。秋英自从得到这本神书,白天不敢明着看,都是在夜晚,夜深人静无人的时候,才展开仔细研读。刚开始从头看去,一字半句都让人心中模糊。看了一个多月,行军摆阵的方法就全都通晓了。秋英心里暗自思忖:“老爷是个文官,怎么会亲身经历军旅之事?我是个女流之辈,又怎么会奔赴疆场呢?圣母所嘱咐的,真让人有些疑惑。”这事暂且不表。

再说石生,自从查明了山洞中的叛贼情况,巡抚赞赏他有功,奏报给皇上。皇上降旨,让浙江布政使兼理按察事务,石茂兰赴京朝见。石生把一切事务交给委托的官员,从水路往北而去。船到济宁时,他有个同年,姓殷名莫磐,字永安。听说石生路过本州,就上船来参拜。石生也下船去回拜他。殷莫磐对石生说:“小弟的选官期限已到,想要赴京。苦于没有交通工具,年兄大人要是肯带我一起前去,我就感激不尽了。”石生回答:“这是我乐意的,明天请上船和我同行。”到了第二天,殷生收拾好行李,上了船,和石生一同前往京城。到了京城,石生朝见圣上,圣上对他十分嘉奖,让他仍回原任处理事务。殷生抽签,被选任为广东惠州府的同知。他对石生说:“我原本希望能选在浙江,如今却天各一方,终究不能承蒙年兄的庇护了。”石生说:“仕途之路狭窄,怎么知道我们不会再相遇呢?”住了几天,石生辞别殷生说:“年兄在京城还有些事要办,所以小弟实在不能奉陪,过不了几天我就要先回浙江了。”殷生说:“年兄责任重大,小弟怎敢强留。”

石生上了一道奏疏,请求请假一个月,前往罗田县祭祖,圣上批准了。石生谢过恩,星夜赶往罗田县。到了罗田县郊外,罗田县的知县出城迎接二十多里,铺设公馆,送上礼品。石生一概不敢接受,在一家客店住下。石生祭祖完毕,仍回到客店。辞别了知县,一大早便起身赶路。知县又送了二十多里,才回衙门。石生从罗田县前往浙江,刚走了两程,又下了一道旨意:“浙江布政使石茂兰访查有功,准升广东巡抚。”石生接到旨意,必须先到原衙门交接,再前往广东上任。殷莫磐听说了这个消息,十分欣喜。

再说秋英与翠容、春芳三人,无事闲聊。管宅门的进来禀报说:“大老爷高升广东巡抚,喜报已经到了,小的先给太太们叩喜。”秋英听了,惊讶地说:“广东与苗民相邻,老爷升到那里,战争之事终究难以避免。”于是就把兵书拿出来,每晚都留心细看,提前做好准备。没过几天,石生回到衙门,把布政使和按察使两司的事务一一交接清楚,就择日起身,率领家眷前往广东上任。一天,殷莫磐特地前来参见,石生把他请到书房。殷生要行下属参拜上司的大礼,石生坚决不肯,仍然以宾主之礼相待。殷生说:“卑职能在大人属下任职,可谓是天遂人愿。”石生回答:“你我是同榜出身,这是私交;为朝廷效力,这是公义。我不忍心因为公义而忘了私交,又怎么敢因为私交而荒废公义呢?”殷生听了,恭敬地退下。回到衙门后,小心办事,不敢有丝毫懈怠。过了半年,殷生又被提升为潮州府的知府。

但不知石生在广东任职情况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