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土地大改革 农民笑开怀

母猪原 城市秋风 2425 字 12天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晓娟:\"从今往后我是不会种地的,柏雪飞他应该也不会,要地谁种呢?还不是荒废。″

夏临泉马上说:\"你不种,没关系呀!你回村把手续办好,把地全给我种,我按亩给你承包费。\"

李晓娟带着孩子回了一趟东陵村,到村部报了备。于是,柏雪飞名下就有了三个人的土地。 夏临泉怕人说闲话,当着陆兆拓和高佳丽他们的面,以一亩地十块钱的承包费把柏雪飞名下的所有土地都给承包了过来。至此,夏临泉名下已经有十一个人的土地,加在一起有二十亩之多。

东闪日头西闪雨,南闪乌云北闪风。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一场冷空气刚过,夏临泉瞅准日期,扛着犁具,牵着牛就下地了。

虽然他仍是东陵村的村长,不像以前,好天亮吹着哨子催人去上工挣工分。现在就不一样了,勤劳的人可以天刚亮就吆喝着牲口下地,懒散的人可以睡到自然醒。

牛是很通人性比较温顺的家畜,夏临泉把牛榬套在牛的肩胛骨上,然后一条小绳绕过牛脖子绑在另一根粗绳上。这样牛榬就不会轻易的从肩胛骨上脱落。两根粗绳最后连在一个牛排上。牛排中间有一个挂钩,直接挂在犁具最前端榫眼的铁环上。

夏临泉看了看地势,一般地势如果是中间高,那么就从两边开始分犁。如果是中间洼,那么就伏犁,这样犁出的地就会平平整整。他从两边开始分犁。

牛在前面慢悠悠的走,夏临泉在后面扶好犁把,全神贯注的往前面看。稍微有点犁偏的,他把犁铧往内增大或者往外减小犁土的比例,这样犁出的地翻过的土才能平整均匀。

一块地犁下来,基本上要小半天的时间,大约晒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耙地了。夏临泉从家里扛来木耙,牛排挂在耙的木绳上,耙上面压了一袋土,吆喝着牛开始耙地。一遍基本平整,没有了大的坷垃。两遍过后土被耙平耙细,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不是一个人的活,梦雪要到地里给他帮忙牵牛,被夏临泉拒止:\"你在家里好好打理家里的一切,带好孩子就行哩,地里的活不要你去操心。\"

夏临泉去找陆水生,让他给自己牵牛,他在后面摇晃木桨子。

木质的框架,三条腿尖尖,中空,上面套着钢制桨腿。桨子上面有个斗,可以盛放小麦种子,斗下面有个挡板,可以控制小麦的播种速度。套上黄牛后,往前走,一人扶着桨把均匀摇晃就可以把小麦播种下去。

用木桨子播种小麦是个技术活,不但双手要稳住均匀的晃动。晃动的快了,麦种下的就多。晃动的慢了,麦种下的就少,对来年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大约三天后,夏临泉把自己家的麦子全部播种了下去。

陆水生不失时机把夏临泉家的黄牛、犁耙全部借去使用。

分单干的头一年,母猪原的人们都卯足了劲,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土地是个聚宝盆,就看你手脚勤不勤。种下去的庄稼长势喜人,盖掩了大田里的黄土地。

春节下了一场大雪,很多老人笑呵呵的叼着烟袋在村巷里走动。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是好兆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