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李晓娟离奇殒命<十>

母猪原 城市秋风 2617 字 12天前

李文彬:"内心狭隘的人,说的话基本上不能判断他内心真正的狭隘。只有从他做的事来分析判断,他所做的事是来源于他内心的想法。往往内心狭隘的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变态。变态的人,对生活冷漠无情,对最亲近的人的痛苦和死亡毫不在意,甚至会从中获得满足感。内心狭隘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把自己当作上帝派来的使者,把结束她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快乐。变态杀人的动机是出于报复的目的,他们对要杀的人产生极端的仇恨,通过杀人达到报复的目的。这样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心理障碍,一种心理疾病,无法正常理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时而选择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余颖:"嗯,分析的很科学,很到位,很有说服力,有文化水准。"

李艳冰:"说的再好,再有水平,和杀人犯扯不上任何关系呀!"

李文彬:"怎么扯不上?把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现实生活中的怀疑对象对号入座,柏雪飞有犯罪的心理基础。年轻时的他清高,不上工,不挣工分,一心扑在养猪上。后来他心想事成,在柏陆书院办起了养猪场。因为娶了母猪原最漂亮的姑姑作为妻子,可谓是风光无限,爱情与事业双丰收。可后来赵克华的出现,搞权色交易,硬生生把姑姑从他身边剥离成为赵的新娘。这是夺妻之恨,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对这样的事无动于衷,虽然他后来表现出想杀赵克华,又打断姑姑的腿,但在金钱面前,在家境面前,柏雪飞选择了软弱,慢慢的把自己隐藏,低调。长时间不回家乡就是明证,这足以能够证明他内心的狭隘,与姑姑较劲,我不回东陵镇,就不与你在一起。其实这就是一种变态的报复。我敢断定,姑姑在省城火车站见到的个人就是我曾经的姑父柏雪飞,余颖所认定的他就是杀人凶手。″

李艳冰:"不能凭空想象,捏造事实,这样毫无意义。公安局的人也怀疑他,已经围绕火车站的监控录像寻找几天也没有找到我娘当天所看到的突发情况。就是看到了他,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杀人嫌犯,站不住脚,沾不上边,没有科学依据,不能成立。"

李文彬:"找不到录像也能破案呀!就从"狭隘,变态"这样的字眼着手寻找证据,不信找不到。"

李艳冰:"怎讲?怎么找?"

李文彬:"变态的人,他的作案手法肯定与众不同。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当天晚上,姑姑既然是穿了睡衣,就说明前面的面店已经关门,她准备休息了。这时罪犯已经蓄谋犯罪,嫌疑人有可能是从后面翻院墙进入院子最终才能进入姑姑的卧室。这个人绝对是姑姑熟悉的人,半夜里,没有大吵大闹的声音,就说明姑姑认可了他。认可的程度,要从另外一方面来分析,姑姑年轻漂亮,又穿着性感的睡衣,不管是谁,包括犯罪嫌疑人,对姑姑不可能无动于衷,开始进攻。在进攻的过程中,姑姑并没有反抗,因为黑夜里没有听到任何激烈的争吵和打斗。这个时候就是破案的关键,把犯罪嫌疑人的狭隘和变态心理的表现对照,嫌疑人最有可能在姑姑不反抗的情况下对姑姑做什么?从现有的勘察记录和法医提取的体液甄别并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留下任何证据,这些都不符合犯罪心理,所以找不到犯罪证据。从变态两个字着手,谁最会是杀人凶手?谁最具杀人凶手的潜质?既然实施了犯罪,绝对会留下证据,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李艳冰:"关键,证据最有可能在哪里?

李文彬信誓旦旦:"如果在深夜里没有与罪犯发生争吵和打斗,说明犯罪嫌疑人是姑姑最熟悉的人,认可的人。从姑姑的没有反抗完全可以说明姑姑在临死之前与犯罪嫌疑人有过最亲密的接触,然后由于小小的口角,犯罪嫌疑人人掐住姑姑的脖子,致使姑姑窒息身亡。"

余颖:"所有的分析结论指向一人,谁最有可能杀死了李阿姨,一目了然。"

李艳冰:"证据,你所怀疑的证据?"

李文彬:"你真笨,既然是变态,罪犯能做什么,难道你猜想不到?"

李艳冰摇摇头。

李文彬:"变态的人做事与普通人不同,亲密接触过,接触过,接触的位置肯定不会与平常人相同。从这个角度分析,就不难找到是谁杀死姑姑而留下的证据了。"

李艳冰懵圈:"难道你是说,罪犯他?"

余颖睁大眼睛说:"难道罪犯他,他?"说着说着,余颖说不下去了。

李文彬点点头:"我们不能单一思维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往往是破案的关键,只要吻合罪犯的变态心理和外在表现,就能找到证据,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