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一连死了三个。
屋里头两位大人看了半天线索,天都快黑了,这是饭也不吃,头也不抬。
他一个做小官的也不敢上前打扰,只得静静候着。早知道当官这么苦,当初他就不来了。
想的入神呢,身后冷不防响起一道声音:“您老这是在愁什么,眉毛都快垂到地上了。”
魏成风一惊,连忙站起身道:“牧大人,下官没愁,下官只是在想这杀人凶手究竟是谁,竟然这般大胆。”
“一连杀了三人,想来也不是初犯,”牧云卿意味深长道:“或许,他也算得上是大理寺的熟客。”
“熟客?”魏成风心里突然冒出来个念头,“该不会是之前那群人吧?”
“不是没有可能。”
魏成风问:“沈大人呢?怎么也不见他出来透口气。”
“还在看案册,一时半会怕是出不来。”牧云卿抬步朝外走去,又回头看他:“您老可要同我一起去吃个饭?”
“吃吃吃!”魏成风快步追上牧云卿,生怕他下一瞬就反悔。
牧云卿领着人去了饭馆,菜一上齐,便热情的给魏成风夹菜。“您老多吃些,可别饿坏了。”
魏成风心下不安,好好一顿饭,整的像断头饭似的,他真怕这是他最后一顿饭。
良久,他才抬眼看向牧云卿:“牧大人,你可是有话要说?”
“我确实有话要同你说。”
魏成风心里一咯哒,完了。
牧云卿道:“听闻您自幼生活在京都,对京中事可有了解?”
“京中事?”魏成风小心地问:“大人说的是哪方面的事?”
“沈家。”
沈家?京中沈家居多,最出名的也就那么一家。牧大人想听的必然也是这一家,可这一家又跟沈大人有关系。
他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若是说了,就是在背后议论沈大人。若不说,便就得罪了牧大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成风犹豫片刻道:“这沈家,是京中的名门望族。沈大人的母亲亦是朝中重臣,陛下也是看中的很,近年来势头也好。”
“沈大人也是自幼生活在京都?”
“不是,”魏成风凑近他道:“沈大人命苦,二十多岁才被亲人寻回来。”
“二十多岁?”
“可不是嘛!”他压低声音道:“好好一个公子哥儿,九岁时被人掳走,二十多岁才寻回来,天知道吃了多少苦。”
“并且啊,沈府子女居多。您也知道,这官家子弟,最是尔虞我诈,免不了私下相争。沈大人那时候归家,家中早已没了他的位置。”
“他在府中的日子也是不好过,他那两个姐姐,三番四次撮合他嫁人。沈大人不肯,一气之下跑去书院待着,一待就是两年。整整两年啊,没踏进沈府半步,没跟沈府中任何一个人说过话。这些年,也未曾听闻沈大人与谁交好。”
“好在沈大人如今得了个官位。”魏成风摇头道:“不然这日子,真是不知如何过得下去。”
“原是如此,”牧云卿道:“这样看来,沈大人属实命苦。”
“可不是命苦么,苦到头咯!”
默了默,牧云卿又问:“听闻沈大人家中还有个走失的兄长,你可知是何时走失的?”
“走失的兄长?”魏成风努力回想道:“倒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这位沈大公子,此时怕是已经归天咯!他走丢时才五六岁,沈家寻了数月,连个人影也没见着!后来也就放弃了,一晃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便是寻到怕是也不愿意归家了。”
他抿了口酒,继续道:“不过,这沈四公子……也就是沈大人,倒是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的兄长。但也是无用之功,偌大个凤栖国,上哪寻哦,翻破天也是寻不到!”
牧云卿为魏成风斟满酒,问道:“沈大人的兄长大了他几岁?”
“大了足足五岁,”魏成风道:“相当于沈大人一出生,那沈大公子就被拐走了。”
“既是未曾见过面,沈大人为何执意要寻那沈大公子回来?”
“同胞嘛,自然是要寻回来。沈大人同府里的兄弟姐妹,还有他母亲,都不太亲近。如今父亲又过世了,这世间也仅有沈大公子一个至亲了。”
魏成风感叹道:“若是连这一个亲人也不寻,沈大人真是举目无亲了。可怜……实在是可怜啊。”
牧云卿似有所感,转头对身后的店小二道:“帮我再做一份饭菜,送到大理寺。”
店小二应了一声,又开始忙活起来。
“牧大人,您不回大理寺吗?”魏成风问。
“不回了,”牧云卿起身道:“您老也早些回去休息,明日一早便要出发。”
“得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