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启木的战友叫方浩,年纪跟肖启木差不多大,身材高大,是一脸的正气。
肖启木说,方浩在黄埔区的街道派出所工作,至于职位,肖启木没说,顾向暖也没有多问。
一见面,双方打过招呼后,方浩就直接跟顾向暖说了来做工的战友家属的基本情况。
然后说道:“嫂子,她们有的家住海市附近农村的,也有的家住在郊区,不过,基本上都是海市人。您看,这些人怎么安排?”
意思就是住的地方需要解决。
于是顾向暖问道:“方浩,这次一共招了多少人?有多少人需要安排宿舍?”
“一共招了二十个,有八九个家里离得远的。”
“八九个,行,有地方住,不过行李得她们自己带。”
“好的,麻烦嫂子了!我会通知下去的。”
“对了,嫂子,那她们什么时候可以过来上工?”
顾向暖说道:“还得几天,还要买几台缝纫机才能开业。”
“嫂子,缝纫机的事情就交给我来负责。
有人帮忙分担,这样好的事儿,顾向暖自然不会推辞。
于是说道:“行,如果你有门路,就先买四台吧!我回头给你拿钱。”
“不着急,嫂子,等东西买回来再说。”
顾向暖听方浩这样说,也不勉强,因为她猜测,以后海市的市场估计是由他来负责的。
因为方浩是开车来的,于是顾向暖就让顾向阳带方浩先去看苏州河的房子,再顺便去旧货市场买床,买到缝纫机和床后就直接运过去。
缝纫机的事情和安排工人事情交给方浩后,顾向暖也轻松了不少。
这样她可以一心一意教会王大凤制作小饰品样品。
因为马上又要开学了,所以教工人制作小饰品的重担就要压在王大凤的头上了。
总之,大家都在为小作坊的开业抓紧时间努力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