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观音的鬼王相就调戏过龙女与悟空,这是观音本体万万不会做的。
化身与本体的性格往往略有不同,但本体最好不要干涉化身,因为意识必须保持唯一,否则麻烦会更大。
之中最大的麻烦,也就是化身最大的坏处,化身的意识与本体发出冲突,争一争谁TM是老大。
修炼有成的观音,都不敢轻易碰这种“游戏”。
那么修炼明显不圆满的“悟空”,在观音预想中,太乙出身的他应该只是简单借助灵魂的不同侧面,来应对所遇的困境。
可惜“悟空”自控力不足或者路数太野,造就灵魂分化的境地,其分化的灵魂没有相互添乱已算是有道行的表现了。
可如今“悟空”分化的灵魂相互掩护的迹象如果为真,那就不是有点道行啦,这是走远了啊。
一旦让“悟空”灵魂合一,观音也得将其视为同一等级的人物,甚至望其项背。
怎么了捏?
灵魂的分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对自我的剖析、拆解,其中经历便蕴含着对自我的“质疑”。
需要另一个自己来帮助解决困难,不就代表着不自信?说严重些,可以说是在背叛自己。
从而,分化的意识通常坚定地各行其是,用这种分道扬镳的行动,来验证谁才是最正确的“自我”。
“悟空”分化的灵魂若是知道相互合作(哪怕是在外部环境的逼迫下),则代表对自我的“质疑”开始消散了。
每多合作一次,“质疑”就减少一份,也就是在进一步理解正确的“自我”。
最终,当“质疑”完全消失,那便是找到“真我”。
观音可以随心召出其他化身,并在完成事情后轻松收回化身重显本体,高境界。
找到“真我”的悟空,便同观音一个境界。
也就难怪观音扪心自问:这有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