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阿爷心善,不忍同族同村一直过那种紧巴巴的日子。”可是心善的人总被人欺。
徐母在饭桌上的一番话,也逐渐敲醒了徐父,不过人之本性,自出生便存在,真要改变了,就怕变得扭曲,不再自己,还不如不改变的好。
作坊初建,要忙的事情很多,幸好徐家人多,帮忙的人也多。
徐父和徐奺奺带着小绿和关天良回到了徐家村,趁着徐正文还没有走,让他帮着写一张招工启示,然后就贴在自家门口。
下午,徐大伯和徐二伯在山上扛了一根有大腿粗的竹子回来了,吃完饭,读书的去读书,二伯娘收拾厨房,大伯娘照顾快要生产的吴氏,徐奺奺和徐父徐大伯徐二伯等人在院子里。
“哇,这么粗的一根,大伯二伯真厉害。”
“小意思,其实我一个人就可以扛回来的,但是大哥担心累着我,就帮着一起扛了。”
“明明是我在扛大头,怎么听着我像是没帮上什么忙一样!”
“你是大哥,当然要为弟弟分担了。”徐二伯和徐大伯开着玩笑。
“行了,先做正事。我们先将竹子一节一节的锯下来,要完整的,前后都有底的。”
“太简单了,爹你们就别上手了,就我和大哥弄就行了。”对于常年做活的人来说,就是很简单,可以说算不上什么活计。
徐奺奺见自己也帮不上忙,看到站在一旁的徐正宝说:“宝哥,我们檐下看着吧。”
也不等徐正宝拒绝,就拉着他走到了廊檐下。
“对不起宝哥,是我害了你。”
徐正宝猜到徐奺奺已经知道了那件事,他也不怪她,“不是你的错,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也在书塾待不下去了,迟早的事。二哥说,哪个英雄豪士没有经历过考验,不要怕被打到,大不了再爬起来。”
原本还想开解一下他的,现在看来是不用了,等回到县城,去县学看看,还收不收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