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帕米尔斯坦(2)

模因会 衣友一苟 2339 字 6天前

“你小子是谁派来的?革命军还是谁?(波斯语)”

枪托狠狠地敲在了朱诩脸上,可也只是将守卫的虎口震裂。

“该死!就没其他办法审问他了吗?(波斯语)”

还是那个土牢,在小穆萨逃走后的半小时里,闻讯赶来的守卫用尽了心思去拷问朱诩。

可无论是火烧,还是棒打,都对他没有任何效果。

他们也试过辣椒水、催泪剂,可朱诩连内部器官都可以直接变成其他元素,因此化学毒素对他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只不过,朱诩还没从害死哨卡前平民的阴影中走出来。

“他的行李呢,搜一下。(波斯语)”

“有一个平板电脑,但我们看不懂汉字,(波斯语)”

“去找个懂汉字的来,老师也行,游客也行。(波斯语)”

看到这些人肆意摆弄着自己的行李,朱诩不免也被那冲动的青少年思想惹到青筋暴起,而在一众看守嘈杂到分不清是惊呼还是呵斥的纷争中,那紧缚左右的铁链便在一瞬间融化并断裂。

只需要将与自己接触的那部分铁链变成水银,便可以让整条铁链断成数节。

别逃啊!射击啊!

群龙无首的守卫只会互相撺掇他人,却没一个敢开枪的,他们和手里那废铁一样的步枪一起,眼睁睁地看着朱诩拿回背包,头也不回地从正门走了。

就连被朱诩路过时,他们都会畏惧到挤作一团,为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让出一条宽敞的道路。

他打开平板,看到了好几条没来得及回复的消息。

是李温良,询问他的进展,并且担心长时间未回复的他是否安全。

简单回答两句后,他才被走出地牢后的刺眼日光晃到清醒。

这儿已经是杜尚别的城区了。

这儿很漂亮,绿化做得很好,全塔吉克一半的植物都在这城里聚会。街上的建筑风格也迥异,鞑靼风格的老房屋,被绿松石色和鹅黄色所信赖;方正的清真寺,与想象中的洋葱顶完全不同;赫鲁晓夫楼,在这儿也很常见;一带一路时帮忙修建的现代化高楼,哪怕在这老城区,也能一眼望见。

只不过,如此美丽的城市里,人群却都是愁眉苦脸的。

“帕米尔斯坦的势力很复杂。”

临走之前,李温良曾这样警示过他。

该死,我怎么能把这事给忘了,朱诩回忆道。

“和我们有密切合作的,是中亚解放组织,他们一直接受着华夏的帮扶,致力于推翻帕米尔政府军,让被武力统治的各国回归独立自主,并且许诺后续会恢复与我国的和平合作。”

“帕米尔政府军,是由数名来历不明的能力者通过暗杀、政变和洗脑等手段强行上位,以物理统治了中亚六国的强权。但他终归是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合法政权,并且已经在中亚统治了数十年,势力庞大又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如果没有中亚解放组织提供了帕米尔斯坦实际上是伪神教信众的情报,我们也不敢轻易插手他国内政。”

“而各地军阀,才是这次特别作战的最大威胁,军阀势力摇摆不定,时而与政府军勾结、时而与解放组织合作。我们既要避免与坏军阀产生冲突,造成更多非必要伤亡,引起民众哀怨。也要想办法联结可拉拢的好军阀,集结一切可行力量,促进中亚和平解放。”

“此次任务是隐秘的国际行动,所以我们才会派你一个人去,你是未成年能力者,无法代表国家,也不会因此被他国抓到我们的把柄。”

并且,这个行动,和模因会无关,而是军方的任务。

朱诩只能想起这么些来,李温良转述的话和申论一样,让人听着就头疼。

刚才将他抓住的,应该是塔吉克地区的政府军。

在哨卡产生冲突的,则应该是当地军阀。

或者是反过来。

那方才,送饭来的小孩子呢?

他便边思考,边随便朝着某条街走去。

当务之急是先确认当地的实际控制者,怀着这样的想法,他走到了附近的小摊旁。

这儿是一条老市场街,路边都是些有年岁的店铺,路边的小摊也都铺着精美的阿富汗地毯,哪怕都沾满沙尘了,上面的花纹比还孔雀的尾羽要漂亮。

“您好。(阿拉伯语)”

朱诩来到一个卖水烟筒的老人面前,他的身子刚好把阳光挡住,可那大白胡子瘦老人却还是在避光一样,眯着眼斜视他。

“滚滚滚!阿拔斯的走狗!(俄语)”

吃了个闭门羹,让朱诩很是恼火。

他恨不得当场掀了老头的摊子,可理性还是压制了青春期的冒失。

“抱歉!”

他用汉语大声回复,却只是让老头连着附近的几个小摊,都用起了更加狐疑的眼神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