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临时征召的青壮年在面对秦国正规军时,不但没有成为协助守卫新安的力量,反而还成为了造成混乱的关键。

大量临时征召的青壮年,在看到秦军登上城墙以后,便扔下武器,转身逃跑了。

于是,在攻城战开始的第二天,秦军便拿下了新安城的外城。

残余的郑国守军,撤退进了新安城内城,妄图继续抵抗秦军。

而高平,曹顺,李嗣业三人,对于退守内城的郑军,没有再命令大军强攻,而是采取了火攻。

秦军拆除了大量的房屋,在内城下堆积起来,随后一把火点燃。

期间,秦军不断的向内城城墙增添燃料,保持大火不灭,大火一直持续了两天。

而在秦军的火攻面前,新安内城很快便陷落。

在秦军采取火攻的第二天傍晚,新安内城方面,便选择了投降。

至此,郑国正式覆灭。

而相比于郑国新安的攻城战,魏国安邑的攻城战更加难打。

首先,魏都安邑的城防工事太过坚固,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安邑外面的护城河,就让秦军看了头疼。

其次,魏国比郑国大很多,哪怕魏国之前已经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可是,魏国方面,依然可以组织起不小的力量 前来救援安邑。

晏明在完成分兵以后,并没有着急进攻安邑,而是率领秦军,等待攻郑的结果。

当黄河水道被打通的消息传来以后,晏明立刻率领十二万秦军前往魏都安邑。

而陆安在晏明等待攻郑战况的时候 向魏国还可以控制的所有地区,发出了勤王的君令。

陆安要求魏国各郡县,组织兵力,前来安邑勤王。

由于晏明在等待攻郑的结果,让靠近安邑的魏国地区,得以将兵力和粮草转运进安邑城。

因此,当晏明率领十二万秦军,抵达安邑时,魏国方面,已经在安邑城内集结了八万多人进行守卫。

而晏明在率领秦军抵达安邑以后,立刻开始安排围城事宜。

秦军进攻安邑的兵力尽管只有十二万,但是,晏明麾下却拥有大量的骑兵。

晏明麾下拥有骑兵五万多人,可以说,接近一半的秦军,都是骑兵部队。

晏明在抵达安邑以后,将十二万秦军,直接撒了出去,在安邑四周,建立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座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