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密旨

赵牧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儿臣以为,现在大秦正处关键发展期,生产和制造业决不能滞后。

要扩大规模增加人手,也要改进体系以提升效率。”

始皇帝思考了一会儿,问道:“你打算如何做呢?”

赵牧恭敬答道:“现今武库令按月发放俸禄,与生产量无关,导致工匠缺乏积极性。

但如果改成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定能激发生产动力。”

听此,始皇帝眼前一亮:“不错,确实是个好主意。”

但赵牧继续说道:“然而这制度也可能出现弊端——工人为了赶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

所以我建议成立专门审核队伍,检查每一件产品,一旦发现问题则重新制作,并对严重失误施以罚款。”

“如此,必能有效防止偷工减料,极大提升大秦的整体生产力。”

始皇帝连连点头称赞:“好得很,这办法真不错!”

又说:“有了你提的这一套制度,必能加速我大秦的发展。”

赵牧微微一笑,拱手再拜道:“父皇,除了此事,儿臣还有一件事想向您启奏。”

“哦?还有什么新思路?一起说来听听。”

对于儿子每次总能想到新颖又实用的方案,始皇帝充满了期待。

自从赵牧出现后,许多困扰大秦的大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始皇帝感到肩上的责任也因此轻了许多。

“父皇,儿臣已派人研制出了玻璃。

有了这东西,我国便不再需要用水晶制造铜管望远镜。”

“这些玻璃还可在多方面广泛应用。”

始皇帝惊讶地喊道:“玻璃?!”

看着儿子手上的新奇物件,始皇帝面露疑惑,不甚明白这是何物。

“启禀父皇,其形状大体似水晶。”

始皇帝微微点头,思考片刻后问道:“那这种玻璃的制造成本应该不高吧?”

赵牧听闻此语,忍不住笑了笑,“不止不高,几乎可以称得上零成本了!”

始皇帝闻言更感兴趣,“你知道这是如何提炼出玻璃来的么?”

……..

始皇帝摇了摇头,满脸疑窦地等待解释。

“父皇,是石头,就是大秦随处可见的那些石头,尤以河岸附近的石头蕴藏最多。”

听到这话,始皇帝难以置信,惊愕说道:“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