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每日八点前打卡,一星期上六天班。
新加坡总额五千万元的订单,十二个月要完成,生产任务每个月是四百多万,作为固定订单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订单了,期间还有陆续的一些小订单传来,充进生产任务,作为只有三四百人的工厂来说,基本上公司全天候上班,不出问题,完成订单也应该不难。
正月十八上午,一凡刚刚将材料分发到两个开料车间,坐在材料仓休息,电话就打了进来,一凡一看来电显示是0065开头的就知道是新加坡丁总那边的来电。
电话是丁总女儿丁爱玲打来的,她简短地问候了几句,然后问了一凡这段时间的生产情况,最后说她会过三天来中山,来了之后就将长住中山,监督订单的生产情况,并告诉一凡,会在公司内设一个办公室,希望一凡来帮助她负责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的跟踪。
一凡把自从接过订单以后的生产情况跟她作了汇报,目前并没有发现质量上有什么问题,一凡最后说,至于要帮助她跟踪生产上的事,待她来后再说。
电话打了约两分钟,挂完电话后,梁丽雅问是谁打来的电话。
一凡说,是新加坡丁总那边的电话,并将电话内容概括了一下,说给她听。
一凡说,年前说过要离开材料仓库上班的事可能会成为现实,希望她要有思想准备,到时公司不知会派谁来接管一凡现在的工作,但还没定。
梁丽雅听后,脸上出现复杂的表情,一凡也不管她是怎么想的,拿起热水瓶,重新泡了一杯茶,坐下后,就思考刚才电话中丁爱玲说的话。
丁爱玲说,要自己帮她跟踪生产产品的进度及质量,是不是说要自己纳入她的旗下,把自己与公司脱离出来为她打工?
如果是的话,她在大陆没有工厂,是暂时的还是长期,脱离了公司,如果这批批订单一完成,自己将何去何从,是继续留在公司,还是从此要另谋生路,这个自己就得权衡利弊。
如果替她打工,工资由新加坡方支付,每个月是多少,订单完成后,她又会安排自己去哪里?
总结起来就是去与留,工资是多少的问题,不管怎么变化,差不多就是一年的时间。
不想了,一凡深深地呼吸一下,却被梁丽雅问道:“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一凡摇了摇头说:“没什么,在考虑订单的事。”
一凡自从接到丁爱玲的电话后一直郁郁寡欢,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中午吃饭时,一凡看见麦小宁和温蓉两人独坐一桌,打好饭后,就坐了上去,后来梁丽雅、周清华也跟着坐在一起。
一凡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场景,怕她们其中一人做出什么与他出格的动作。
麦小宁说,今天上班打卡的时候,见到供应部的麦应龙,见他满脸的黑线,觉得他很不正常,好像马上要出什么事似的。
麦小宁与麦应龙两人是本家,他们两人进这家公司早,而且那时人不多,大家走到一块就会互相跟问,所以早就认识。
一凡一听她这么说,也知道麦应龙会发生点什么,轻者身体受点伤害,重者有生命危险,他觉得麦小宁应该把她知道的事告诉麦应龙。
刚好这时麦应龙从外走进餐厅,麦小宁跟他说:“等下打好饭过来坐。”
接触麦小宁这么久,知道麦小宁一般情况下和麦应龙打招呼比较少,除非鼻子碰到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