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游梁启超故居

道医打工仔 鲁国夫 1291 字 2天前

区可欣说,她明天要加班,没时间陪大家,其他人都说,好呀,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到新会路途也不远。

丁爱玲说:"是啊,在新加坡也读过梁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对他那种为民族大义着想,对少年中国的热爱,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激发中国人接受先进文化制度的思想还是相当佩服的。尤其是里面“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几句话,不论放在哪个国家都适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麦小宁听丁爱玲说过后,思考了一番,整理一下言语说:“《少年中国说》是梁先生在被迫流亡日本,创办了《清议报》,积极推动维新运动时写的,说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中国,梁先生怀着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具有一腔强烈的进取精神。”

一凡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说:“《少年中国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帝国主义污蔑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国内悲观情绪的纠正,文章通过对比老年和少年,指出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终必将超越所谓的强国。

如今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的觉醒力越来越大,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伟大富强干杯!”

大家在忧国忧民间,喝完了两瓶白酒,吃完了桌上的菜,一致商量好明天上午九点半出发,去新会参观梁启超先生的故居。

梁启超先生故居,位于广东省新会市会城街道茶坑村中村二巷八号,建于晚清,是梁启超先生童年接受启蒙教育和少年时期成长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砖土瓦平房,建筑面积四百多平方米。

新会市古称冈州,历史悠久,南朝宋永初元年设立新会郡,隋开皇十年撤新会郡,划分为新会、义宁、封平三个县。1992年撤县设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银洲湖畔、潭江下游,东与中山市相邻,南与斗门区相连,北与江门市、鹤山市接壤,西与开平市、西南与台山市相接,毗邻南海和港澳,她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产闻名,素有“葵乡”、“陈皮之乡”、“鱼米之乡”之称。

那天一凡开车,丁爱玲坐副驾驶位,后座是麦小宁、温蓉和杨珊,经中山的小榄、穿古镇,过外海大桥后左转进入新会的。

来到梁启超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那座大理石古式建筑门楼,威武高大, 足有七八米宽,上面刻着“梁启超故居”五个黑色大字,遒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

走过门楼后是几栋颇具岭南特色的青砖土瓦明清式建筑。

梁先生故居,据说是他的曾祖父所建,正门旁设书房,其上为楼阁式二层建筑,从书房旁设台阶上落。分为偏厅(客厅)、正厅、两个厢房、门廊、天井、阁亭等,厅后设神阁,木构筑,饰木雕花;房内设木阁楼,筑有走马楼式回环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