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今非昔比陆仁义

“祁镇长,我们这个路修金山县和马桔镇打通营口村这一段就行了吧,我刚看了一下,新方案比原来的方案,多出来差不多20公里的路,成本有点高吧。”

徐文菊琢磨了一下,提出了一个建议。

她是分管纪委,同时对镇上的财政也是非常敏感的。

祁同伟这样是利于村民了,但成本也增加太多,整个下来差不多增加了1千万,这个钱要考虑的是投入产出的问题。

虽然不知道祁同伟准备怎么解决这部分的钱,但从现有的条件来看,祁同伟更多的就是通过贷款的形式,让村民为了这条路背上这么多的贷款,甚至以后村民走这些路都要缴纳相应的过路费,这样也增加了村民的生活成本。

“是啊,祁镇长,刚才我听了一下说是要双车道还要具备卡车通过,大部分的村子都不需要卡车通过,能过一个小面包就很满意了。”

王文雷也附和,他现在负责了一部分修路的工作,对祁同伟的想法理解还是比较清晰的,但这样成本太高。

王文雷比较担心就是,一条三十多公里的路,怎么也得搞几年,那祁同伟一旦提拔了,这些烂摊子怎么弄,最后他作为修路的负责人,大概率要追责。

与其步子迈大了,还不如一步步来。

“是啊,如果要通大车的话,可能砖厂和我们水泥厂需要大车,其他的小货车也可以了,不一定要搞这么大的路。”

毕建华等人也纷纷建议,尤其是毕建华,心里慌,要是这一千万不够,他水泥厂也不够填啊。

祁同伟摇摇头。

现在大家基于现在对马桔镇的需求,等马桔镇的旅游搞起来,旅游大巴肯定要跑,还有私家车,加上几个村其实都要自己的产业,到时候真的需要这个路,再修就影响大了。

别的不说,游客的感受就下来了。

而且大家说的这个他都知道,但如果现在只修一部分或者修一段窄的,几年之后要扩宽,那成本就高了去了,甚至有些地方甚至要挖开重来,还不如现在的方案,起码在二十年之内是不用再考虑,至于二十年后,那时候各种器械上来了,更加好办。

“钱的事情大家不用担心。”

祁同伟一句话直接控制了场面,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用他们出钱或者背负债务,那条路该修就修呗,成本高一点而已。

徐文菊和王文雷两人也不再阻止,祁同伟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不合适了,毕竟现在祁同伟是镇长,他们一个是副书记一个是副镇长,级别还差了小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