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历史学家是这么分析的,说这就是因为制度扩容问题。
你看,秦国原来它只是一个边陲小国,疆土很小,也就秦陇地区那弹丸之地,所以它有一个制度,叫戍边制度。
简单来说,这个戍边制度就是,一个农夫,你每年都要为国家当一次兵,当三个月兵,到边关打仗,打完仗之后回家耕作。
就这么屁大点的距离,你就是用双腿去走,从这边走到那边,也用不了几天时间。
那你到边关的时候你就得有日子,如果按日子不到,我杀你。
这个制度是可行的。
可是你想,当秦国变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帝国的时候,再用这套戍边制度的时候,会不会有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了。
比如说陈胜、吴广,他俩是阳城人,就是后世的河南登封,秦朝朝廷要派他们到哪去戍边呢?派他们到渔阳,也就是后世北京的北边昌平这一带去戍边。
那时候别说高铁了,就连个驴车都没有,这么远的距离,全都得靠双腿走过去。
这得走多长时间?
问题是,这么长的路,还赶上雨季。
这半道上当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结果,走到大泽乡,遇到大雨,小湖泊变成了一大片沼泽地,路断了!
失期又当斩。
这怎么办?
陈胜、吴广只好想,等死,死国可乎?
反正一样是要死,算逑了吧,干秦吧!
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
但是你看秦国的制度设计,原来是好的,只不过扩展到更大的地域范围,就出问题了。
罗马一样,原来它只是台伯河边的一座城,当它把地中海都要变成自己的内湖的时候,它的疆域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带来的问题就太大了。
简单来说,罗马人当时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两个:
首先就是,罗马人在征服了大量的疆土之后,其地盘内除了罗马人以外,还有大量的其它地区的人。
这就导致了,罗马人跟新征服地区人之间的矛盾。
另外,随着重新洗牌,还出现了新的贫富分化问题。
大乾王朝发展到现在,也面临着跟秦朝和罗马差不多的情况。
不。
应该说,大乾王朝目前的问题,比秦朝和罗马当时还要复杂。
大乾王朝开国之初,主要是靠抢来过日子。
当时,大乾王朝缺点这个,少点那个,全都是抄家,直接抢,可以说,李存所率领的大乾王朝差不多是将赵宋王朝时期的达官贵胄阶层抢了一个遍,更是将全国所有的土地都收回来进行重新分配。
如今,跟李存干宋的那些人成了新的权贵富人阶层,他们自然是开心的。
可是别忘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是还出现了一两千万难民。
另外,还有被大乾王朝打倒的原来属于赵宋王朝的权贵阶层,让人家从原来的富人,变成现在的穷人,人家也不愿意干啊。
对了,大乾王朝还收复了安南、占城、燕云地区,这让大乾王朝多了很多外族人。
所以,李存和自己的臣子必须得制定出来好的政治策略,将这些问题给解决。
什么是好的政治策略?
古往今来的政治,核心问题就一个,那就是按规矩来的时候,只要博弈下去,一定有一部分人胜出,这叫富人。
可是富人胜出了之后,他们人员永远在人数上占少数,穷人占多数。
于是穷人就要跟富人谈判。
穷人说,把钱交出来,要不然弄死你,因为我们人多。
所以好的政治的特点就是,既不让双方撕破脸,人家又能按规矩来博弈,与此同时,又能够让富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给穷人分,让穷人不至于走投无路。
秦朝就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政治,所以它只干了十几年就亡国了。
罗马也是一样,当地中海彻底成为罗马的内湖时,罗马的国势也达到了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