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两人刚好在正厅里的石阶上相遇。
傅意诗看着许久不见的儿子,黑了也瘦了,但也高了不少。
她拉过儿子的手,“沉知,早就知道你今天回来,所以为娘让厨房做了不少你喜欢的菜。”
沈承咳了咳,“嗯——”
沈沉知上前行礼,“爹,我回来了。”
沈承点点头,“回来就好,”
一家三口吃了一顿午膳。
酉时,沈承书房,楚清鸢和沈沉知都在。
两人打了招呼。
“沉知哥。”
“小清。”
坐着的的楚清鸢觉得自己先交代清楚比较好,“沉知哥,老师已经同意我参与到这次的军械案中。”
沈沉知眼中露出一抹探究,向沈承眼神询问,毕竟,知晓和参与是两回事。
沈承;“沉知,你的小清本事大着呢!”言下之意是楚清鸢说的就是他的意思。
楚清鸢觉得沈沉知不相信自己也是应该的,所以她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沉知哥,在这次的军械案中,我一般只是出谋划策。”
沈沉知也不纠结,反正他总会知道小清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
“那,小清,先听听你的想法。”
楚清鸢叹了口气,“沉知哥,你还没仔细讲讲现在的具体情况呢,我想先听听宁城的情况。”
沈沉知有些不好意思,“是我着急了。”
他开始娓娓道来,楚清鸢吃着沈承准备的糕点,气氛很是融洽。
沈沉知通过书信向他的恩师石横大将军告知了此事,宁城极有可能是兵部左侍郎李达阳与乌旦国秘密进行军械交易的地点。
石横很快就回了信,信中言明镇北军发现了宁城的不对劲,经私下打探后,果然发现了猫腻。
这两年,每到三月和十月,趁着乌旦国的散兵偷袭宁城之际,总会有一些商队冒险出城。
一开始,石横以为他们只是想在战争时获得大额利益,虽然不齿但也没有明令禁止。
但今年三月,乌旦国的散兵被宁城军队暗中解决,从而没有爆发冲突,出城盘查严了些,就查出了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