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混乱之战

陆景行走的是传统的道路,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

华族人的思维向来从大处着眼,重视整体性,不会轻易的把一套刀法拆分成上半截下半截,而是会从整体上进行解析。

这一研究就发现,冲击式的刀法实际上是扎步发力的刀招在时间线上的延续。用后世的话来解释,就是把一帧一帧的扎步刀招连接起来播放,形成一段流畅的冲击刀法。

这种理解会让每一个动作的每一瞬间都变成扎步挥刀,短短几秒几十秒的进攻都是全力以赴,全身每时每刻都保持着最大的输出,这就使得练习这种刀法的人需要有极好的身体素质和扎步功底,这样才经得起消耗。

日本人为什么会把人分成上下两截,走手法和脚步相结合的道路?因为这样相对简单。

普通人都能边走路边玩手机,稍加训练,基本上都能边走路边玩杂耍。

可华族传统刀法就不行了,讲究的是人刀合一,刀快人也得快,双方配合才能时时刻刻保持最强力的输出。

边走边玩杂耍容易,跑起来玩杂耍就难了。

古代为什么有师父寻找徒弟三年的说法?就是因为有些武功需要有天赋才能练成,没有合适的身体素质悟性等等也练不成人刀合一。

古代的日本土地少人也更穷,浪费不起,只能消费降级,刀法的路走半截拐上另外一条融合的道路,这样就不会太挑人。

五虎断门刀传承数百年,走的自然是老路子。也就是传承了古武,打起来不分重量级,不管对手是有力还是没力,自己只用全身的力量去对待。

陆景行也是段福升寻找好多年才找出来的好材料,刀法已经练成,出手的一刀已经蕴含了全身的力量。

柳生井勋也不愧是日本剑道当中的佼佼者,如果换成别人根本就挡不住陆景行这全力以赴的一刀,他却可以,而且还能够趁势发动反击。

可是两种刀法的碰撞,也就是两种战斗策略的碰撞,让日本改良的技法落在了下乘。

陆景行一刀劈下的同时脚步未停,身子也在不停的移动。柳生井勋的刀的确是很快,因为他的手法很好;但脚步却跟不上,就像刻舟求剑一样,他的剑对准的永远是过时的目标。

武士刀刀尖擦着陆景行的身体滑过,陆景行的刀已经随着身体的移动改变了角度,寻着柳生井勋的破绽一刀刀劈下,刀刀不离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