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结束。
在裁判哨声响起后,德国U17对阵瑞士U17的比赛继续进行。
杨明并没有因为两队踢得不好看而觉得无聊,他在场边看得还是很用心的,因为这两队的前锋完全就是在做错误示范。杨明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复盘如果是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绝对不能像他们那样处理球。
很快比赛来到了第53分钟,德国队进行了一次换人。也就是因为这次换人,让德国队收获了他们的一个进球。
新换上场的16号边锋,并没有像之前的11号那样只在边路活动,而是更靠近中路。
德国U17的阵容是当下流行的4-2-3-1双后腰的阵型,瑞士U17则是4-1-4-1单后腰阵型。在16号波拉特更靠近中路活动以后,在瑞士队右肋部就多了一名德国队的进攻球员。
瑞士队主教练知道球队的后卫有优势,而中场处于劣势,所以使用的是快速通过中场的防守反击战术。他们的中场只有一名防守球员,另外两名都是盘带和速度出色的攻击性中场,这两名攻击性中场都不太具备防守意识和能力。所以当波拉特进入瑞士后腰阿诺德的防区时,这一侧的瑞士攻击型中场并没有及时协防,还是和之前一样在前场等待反击机会。
瑞士队的右边前卫11号原本打算后撤一些,但是他发现德国队的左边后卫3号似乎正在找机会前插,这使得11号没停下了脚步。因为德国3号如果前插了,那么这一侧是有进攻空间的,一旦出现防守转换,自己就将获得极大的进攻空间。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德国队的前场左边路空了。
瑞士队右后卫16号鲁伊格发现德国队没有人利用右边路进攻,索性就往中路靠拢,想要帮助阿诺德分担一些防守压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启动了。
德国队的8号中场,担任左边后腰的亨里克斯往左边路斜向快速移动。他在俱乐部就是边后卫,是有边路进攻意识的。波拉特之所以往中路靠,就是德国主教练的安排,给亨里克斯制造前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