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吃饱喝足的陆远一行人离开白河村,敲锣打鼓地带领文宣队卡车前往陆家庄。
五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娱乐生活可以用两个字形容。
匮乏,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关灯造小人。
到了年节时,才能偶尔看上一两场秧歌。
随着文宣队卡车开进村里,陆家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陷入沸腾。
对于陆远的办事能力,众人心里只有一句话。
靠谱。
说请宣传队,电影放映员,陆远隔天就把人请了来。
这年头放电影,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
时间来到下午三点多钟,附近几个村的乡亲们扶老携幼,一股脑地涌向陆家庄。
按照当地习俗,每当某地放映露天电影,附近村庄和生产队不管有没有接到通知,都会带着小板凳玩着一块过来沾光。
“妈了个巴子的,孙家父子这堆瘪犊子,干别的事不行,坑人害人的本事一套一套,要不是王长友提前打电话,咱们爷们这回非得让他们坑死不可!”
“村长,先别说这些了,我是这么想,晚上七点钟放电影,之前由文宣队进行文艺表演,你觉得怎么样?”
“行,就按你说的办。”
村委会,陆山林压着火气和陆远商议今天的安排。
对于孙平安搞出的小动作,陆山林昨晚就已经知晓,可是依旧憋了一肚子的气。
若不是陆远和公社的关系处得相当,王长友也不会提前通知陆远小心孙家的小动作。
没有这通电话,陆家庄即使等到三更半夜,恐怕也等不来电影放映员和文宣队。
半路截人这种缺德,只有孙家父子才能干得出来的!
老东西一肚子坏水,小瘪犊子坑人的本事,更是一点都不逊色于他爹。
村中打谷场出现一座临时舞台,陆远吩咐知青和一些心灵手巧的村民,协助文宣队搭建表演场地。
来陆家庄看热闹的除了附近村民,生产队员,还有大量的知青。
担心出现踩踏,寻衅滋事,小偷小摸等问题,陆远安排陆爱国和陆爱民,各自带领一队民中民兵组成巡逻队,一旦发现争吵打架的苗头,马上将人揪出来!
陆家庄常住人口近一千人,各处涌过来的百姓和知青,人数更是超过了两千。
三千多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舞台上,文宣队男女队员们穿好演出服装,拿着道具,表演各类具有年代感的文艺宣传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