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在回大清!

一旦这些力量被调动起来反抗,那将是巨大的威胁。

“你建议颁布新的法令限制像宋国公这样的行为?”朱元璋皱眉问道。

张北玄点头表示认同:“正是这样。”

“这做法似乎偏离了我们的常规思路。”朱元璋摇头质疑,

面对这样的质疑,张北玄无奈一笑说:“世间事无绝对之说。这条法律一旦确立,宋国公等人大抵也会遵守。然而,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又该怎样处置呢?”

“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朱元璋哼了一声,

张北玄冷静地说:“凡事都要预防在先才对。”

沉默了一会儿,朱元璋开口道:“你具体讲讲这个三步计划是怎么回事吧。”

张北玄道:“首先,新措施启动之初,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的绅士阶层都应该有机会参与进来。由于这类人数众多,如果完全将他们排除在外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新规的落实,这些人的影响力势必增强。”

“因此第一步,微臣提议可以通过诏书来明确规定,在新规实行过程中,拥有资格参与进来的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条令,比如不允许把土地全都登记在免税人员名下,违者依法处置其财产。”

“紧接着第二步,在新政推行的过程中,除了那些特别富有的人家之外,对于大多数贵族与平民的土地税款不宜过高,毕竟这些人都是您的亲信和官员,征收过高的税额容易激起反对情绪。”

“第三步,则是在此过渡期中,所有的贵人与普通绅士都需积极配合新政策的实施,若有任何阻碍执行的行为,一经核实必须严厉惩处。”

讲完这番话后,朱元璋顿时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此言极有道理。”朱元璋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并且随即又忧虑地询问道:“这样一来,是否会影响到咱在这群权贵心目中的威望呢?”

“老朱你身为一国之君,承天意、领四方归顺之心,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张北玄连忙回应称颂道。

“哈哈,你说得不错。”朱元璋心情大好之余再次问道,“不过对于你刚刚提出的这三个步骤,咱倒希望听听你的看法如何?”

稍微思量了片刻,张北玄接着说道:“关于这几个阶段性的措施,我确实不敢妄议,但是依微臣所见,第一步不应该过于苛刻;至于第二个建议,则是为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而引发对改革方案的强烈抵制;至于第三个环节虽然看上去简单易行却也正合适。”

“总的来说,关键是要按照顺序慢慢来。”

听完之后,朱元璋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吧,咱倒要看看到底还有没有哪个权贵敢继续放肆!”

“但话说回来,之前咱们已经针对官员发布了很多条例法规,如今再加上一套新的体系难道不是多余了吗?”朱元璋疑惑不已。

面对朱元璋的顾虑,张北玄只能摇头苦笑,不知道该怎样进一步解释。

“老朱你啊,我大胆提议一次,我们不妨亲自前往清朝一探究竟。”

“去清朝看看?”

朱元璋惊讶地看着他,“那地方有什么东西值得咱们学习呢?”

“老朱你,请相信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有些事情如果不亲历其境恐怕难以彻底领悟。”

清朝康熙年间的那位帝王相当睿智,他对大明财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洞察,并及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改进税收结构的新方案,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即‘摊丁入亩’制度。

尽管最终因为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这项改革历经半个世纪、横跨康熙至嘉庆三个时代才最终确立下来。

当然在此过程中清朝同样付出了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