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朱元璋略显错愕。
“既然承认削藩是正确的,那为什么老四要造反呢?”
尽管认可张北玄的部分观点,但他身为皇帝考虑得更长远!
朝中,一旦有佞臣篡权夺位,掌管部队的地方诸侯便能够保卫中央;
假设有任何一方藩王想要造反朝廷,则同样可以调派军队进行镇压。
至于朱允炆能否服众,并非关键问题所在,最关键的是确保明朝千秋万代延续下去!
何况为了避免潜在危险,他已经未雨绸缪!
例如,规定各地藩王,除非得到圣旨,否则不可擅自离开辖境;
禁止私下互通消息;
甚至还在金陵城及其周边地区,增设了第二道防线,专门防止逆贼犯上作乱。
“确实该削藩,只不过采取的方法不对路!”
随后,随着张北玄再次调整时序,画面切换到了朱允炆真正着手施行新政的那一时刻。
……
此时,黄子澄进谏道:“陛下,据微臣观察认为若真欲削藩的话,应当先针对实力最强者下手,那就是燕王。”
“燕王久经沙场屡建奇功,不仅深得士兵爱戴且麾下兵力最多,只要解决掉这一强敌,余下的自然会望风归顺。”
朱允炆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的确,四叔确实是朕的心头大患。”
然而方孝孺持不同意见:“陛下,在下建议不妨先从弱势一方开刀,毕竟直面挑衅强势派系实在太过冒险。”
“不如挑选一位性格温和易于控制的小王爷,来试验其余几位的态度如何。”
思虑片刻之后,朱允炆觉得言之有理,鉴于自己登基不久地位尚未完全巩固,如果一开始,就向最为强大的藩王下手,恐怕后果难料。
“好吧,杀鸡儆猴,先从朕这五叔开始吧!”
紧接着他便命令左右:
“传旨下去,称查出周王朱肃图谋不轨,立刻派出曹国公李景隆,逮捕整个王府成员!”
黄子澄听了这话,立刻跪下,喊道:“陛下英明!”
“周王朱肃与燕王关系极为密切,若燕王真有造反之心,那么周王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先擒住周王,便能削弱燕王的一大助力!”
听到这里,朱元璋尚未开口,朱棣却已是按捺不住。
正如黄子澄所言,周王朱肃确实是与他关系极好!
不仅如此,自幼便是由他亲手照料。
母亲过世后,周王一直跟随朱棣生活,二人形影不离,朱棣也像大哥朱标那样,肩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