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等自己实力强大到无人敢觊觎,那才能守住自己创造的财富。
那一个个让人眼红的东西,才会被他陆续的拿出手。
新年伊始,开春的大朝会格外隆重。
随着三声鞭鸣,正月二十,开府的大朝会开始了。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马保一身秉笔太监新装扮,中气十足的宣读。
“臣有本奏,官家恩科,这会试开考时间需请官家圣裁。
是照例二月初九?还是要请礼部钦天监重新挑选日子?”孙启智手持笏板出列请问。
科举总监考的名头一日不卸下,他就得为此操着心。
所以第一列发言就是他了。
“唔,改初八吧,提前一天,贡院和大庆殿维护的怎么样了。”赵恒问道。
“已修缮完毕,只待考子入院。”马保躬身回答。
“可,质量上,万不可马虎,科举为国抡材,不可大意。”赵恒又嘱托道。
“回官家,奴才拿脑袋担保,万无一失。”马保跪地保证。
“起来吧,不是不信任你,此等大事,谨慎些好。”赵恒抬手。
“那臣就去准备考试事宜,副考人选,希望官家许臣便宜之权。”孙启智又道。
“孙尚书此言差矣,自古副考没有主考认定的。
若是这样恐有舞弊之嫌,虽孙尚书身正不怕影子斜,可确实也难堵悠悠众口。”
礼部黄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虽然说的比较含蓄,但是态度表达的很死。
你小子想自己挑副考就是准备舞弊。
文人的嘴如刀。
这孙子可是在副考上下了大力的,花了无数的银子,就是为了让自家老三能博个进士身份。
至于那喜欢孙芷兰的老二,黄尚书只求他好好活着不给他添乱就行。
“哼,为国抡材,本官岂敢不谨慎。
我不怕悠悠众口,我怕的是真正有学识的人落榜,那些关系户反倒高座庙堂。”
孙启智冷哼道。
上次的几个副考拙落了不少优质试卷,反倒是几个质地一般的放在自己案头。
秦朗那卷子不是自己阴差阳错和他们PK上,怕是也会被一并拙落了。
等孙启智回头翻阅时木已成舟,自感被戏耍的他,自然知道这其中定是有蹊跷。
“孙尚书大义,但民心不可轻侮,副考主考一人决之古今未闻,还望孙尚书谨慎。”
礼部左侍郎也跳出来附和自家老大,对,他的屁股当然也是歪的。
他也用钱了,很多,比他家尚书用的还多。
“别说那些没用的,我不准备妥协,若是官家不允,拿掉我吏部尚书的身份就是。
我即为官不公,当什么吏部尚书为国任免人才?我回家逗孙子不行?”孙启智罕见的刚了起来。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和秦朗一番交谈后,他也找到了点当年热血的感觉。
台上的官家眼中精芒一闪,虽然不知道,自打入京当上吏部尚书后。
一直圆滑似水的孙启智,为何这次敢于说实话硬刚。
但是这明显是向好的变化,他岂有不允之理。
眼前的孙启智有了点当年刚见他的模样了,那时候的他是多么耀眼,满腔热血。
真是他的一片赤诚打动了当时微服私访的赵恒,毅然力排众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一介知府一步登天,任整个大宋最核心的尚书。
若他当初见时,就如现在这般圆滑,即便他的能力再高,赵恒可能都不会选他。
无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