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调动起来,那效率也是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全部实力。
这样的部族军要跟不要,起到的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他有些气闷。
他准备发号施令,命手下的人先提兵,把真定府这一路的边军收拾一顿。
不影响自己先打到保定府出口恶气,再回来慢慢炮制这耶律查颜。
他前脚刚刚跨上马,巡视着母族给的底气志得意满。
这边辽圣宗的旨意就到了他手里。
“二王子,陛下说的什么?”一旁的亲随问道。
他不反对出兵,毕竟辽国的军队打仗还是有一手的。
一昧的退让反而让辽国节制的众小弟觉得辽国确实不行了,软弱可欺。
不利于大辽的国威和日后各进程的开展。
回鹘、吐蕃、女真这些势力都在盯着大辽呢。
特别是女真,近几年表面上顺帖,但隐隐有反骨之意。
只是这意味像大海中的鱼虾,确定它有,但是难觅踪迹。
“陛下说不可轻举妄动,要我自作主张,就别再回上京了。”耶律隆庆神色复杂的道。
这话语气极重,就是在警告他,勿谓言之不预,你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事。
那皇位就跟你无缘。
“那,我们还是收兵吧。”随从倒是很识时务,辽皇不允的事,一般不会有人能反对。
毕竟他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作为一代大帝,他的威望还是很强的。
“不能收,五万部族军我要带走,哥,给我飞鹰令。”几道白绿相间的身影出现在校场的营门口。
如此鲜亮的色彩只有女子了,来者正是刚从宋地折返回来的耶律诗雅。
“什么意思?”耶律隆庆疑惑的道。
“没时间解释那么多了,调兵虎符和飞鹰令都给我。”耶律诗雅着急的道。
“可是父王,他说...”耶律隆庆只开了个头,就被耶律诗雅打断。
“不管父亲怎么说,罪名我都担着,现在给我虎符和飞鹰令。”耶律诗雅神色严肃。
耶律隆庆有点不解,他很少在自家妹妹身上看到如此着急忙慌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