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应天,中书省
朱元璋(坐在主位,看着众人):如今我军势力不断扩大,各项事务繁杂,需要完善制度,明确官员职责。今日就来商讨一下人事任免和一些制度建设。
李善长(拿出名册,恭敬地说):主公,根据目前的局势和各位将领的表现,臣建议任命康茂才为都督府同知,郭子兴、陈德为佥都督。他们追随主公多年,忠心耿耿,且在军事上都有一定的才能。
朱元璋(点头表示同意):善长的建议很好。康茂才等人确实为我军立下不少功劳,此次任命,希望他们能更加尽心尽力,为我军的发展贡献力量。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朱元璋:还有,盐运司各级官员的品级也该确定下来了。盐运关乎国家财政,十分重要,必须选派得力之人,明确其职责和品级。
官员甲(上前汇报):主公,臣等已经商讨过,拟定了盐运司各级官员的品级,呈请主公过目。
(朱元璋接过名册,仔细查看)
朱元璋:嗯,这份拟定不错。就按此执行,务必确保盐运事务的顺利进行。另外,起居注给事中的品级定为正五品,他们负责记录朝廷大事,要选派公正、有学识之人担任。
李善长:臣定会挑选合适的人选,保证各项事务有序开展。
第三幕:论文武之道与军事指示
时间:吴元年十一月,夜晚
地点:朱元璋书房
朱元璋(坐在书桌前,阅读《汉书》,侍臣在一旁侍奉):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却能以文治国,文武并用,这才开创了汉朝的盛世。治理天下,确实需要文武相资啊。
侍臣(点头附和):主公所言极是,有文臣出谋划策,武将冲锋陷阵,方能成就大业。
(这时,刘基前来求见)
朱元璋:伯温来了,快请坐。我正与侍臣讨论文武之道,你对此有何见解?
刘基:主公,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二者缺一不可。如今我们即将成就大业,更要重视文治。在军事上,固然要勇猛善战,但也要懂得运用谋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元璋:嗯,伯温所言与我所想一致。近日徐达等将领在前线作战,虽取得胜利,但我还是有些担忧。你觉得我该如何指示他们?
刘基:主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应让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但也要提醒他们,不可轻敌冒进,要稳扎稳打。同时,要注意协调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朱元璋(沉思片刻):好,明日就派人给徐达他们送信,告诉他们要灵活应变,不可拘泥于成法。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伤亡。
第四幕:庆元之战与方国珍的逃亡
时间:吴元年十二月,清晨
地点:应天,帅府议事厅
汤和(风尘仆仆地走进议事厅,跪地行礼):主公,末将已攻克庆元,击败方国珍部!方国珍遁入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