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
秦始皇上下打量了韩信一眼,眼中满是赞赏之色,道:“韩信,我现在就给你一个武安侯的爵位!
咸阳城中的大臣们,无不动容,他们早就料到秦始皇会对韩信等人进行封赏,却没想到秦始皇居然给了韩信一个侯爵的爵位。
封侯拜相,这是每一个臣子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一刻,韩信获得了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赏赐。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韩信会得到赏赐的时候,韩信突然跪倒在地,大声道:“皇上,我叫韩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不敢奢望能封侯拜相,所以,我希望陛下能够收回这个命令。”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机会,他却拒绝了。
赢正的表情也僵住了。
秦始皇性情刚烈,言出必行,不然秦始皇当年也不可能以三十八岁之龄统一六国!
同时,秦始皇的胸襟,也是无人能及。
若是有贤之士,他会比谁都宽容。
秦始皇望着韩信道:"
你带兵征讨匈奴,有功无过,岂不是要封侯拜相?"
韩信连连摇头:“回禀皇上,卑职这次讨伐匈奴,不过是想要回报右相爷的恩德罢了!
我这辈子,只想留在右相身边,做一个小小的书记官,从来没有想过要封侯。”
秦始皇听完韩信的话后,陷入了沉思。
这一回,秦始皇的表情是从未有过的凝重,过了好一会儿,秦始皇才恢复了一丝生气,秦始皇开口道:“你既不愿封侯,本帝便赐你安定大将军之位!”
侯爵和将军是两个概念。
将军在右相任职,成为侯拜相,就有了一座独立的宅院,有了自己的官职和官职。
站在秦始皇身边的大臣们,亦是一脸懵逼,万万没想到,韩信连秦始皇的爵位都不肯给,就为了继续呆在右相府。
那些官员纷纷望向嬴风,他们在心里默默的想:这位右相爷,究竟是何等的魔力,才能让一个人不去封侯?秦始皇将曹参,彭越等人都封了起来,然后将目光落在了隐藏在众人后面的一名儒生身上。
秦始皇见了他,对他说:“你就是汉国宰相的后人张良?”
闻言,张良站了起来:“在下张良。”
“好吧!
秦始皇看了张良一眼,说:"
你出身名门,我就不封你了。"
秦始皇十分忌惮张良,张良曾偷袭赢凤,若非应凤恳求秦始皇,秦始皇定会将张良满门抄斩,以绝后患。
秦始皇心想:“你竟敢偷袭我右手臂,我不诛你九族,不足以平息我心头之恨。”
在赢枫的恳求下,秦始皇终于原谅了张良。
然而,秦始皇并没有使用张良,因为张良出身汉国,是汉朝丞相的后人。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六国人心尚未安定,所以不会任命六国的贵族子弟担任官职。
小主,
秦始皇册封韩信为韩信,然后返回皇宫,秦始皇设宴款待韩信。
韩信却不肯接受爵位的册封,这场宴会就这样结束了。
待秦始皇返回皇宫,群臣纷纷辞别赢峰,纷纷离去。
嬴风身前,只有韩信和另外六个大汉站在那里。
杀意。
刚刚经历了一场屠杀,斩杀了近百万人,六个人头上都还残留着浓浓的腥气,嫪毐看着樊哙、曹参,厉声喝道:“本想留下你们,尔等非要跟着,如今可有苦头吃了。”
樊哙‘呵呵’一声笑了起来:“大人此言差矣,我等怎会吃苦?你是没见过,那是千军万马,所向披靡。”
樊哙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嬴风却是一脸的痛苦,樊哙则是一脸的痛苦,樊哙亲眼看到了无数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士在战场上陨落。
这一战,他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许多的兄弟。
嬴风笑道:“走吧,去右相府,我已经准备好了好酒,大家一起喝个痛快!”
英布、韩信带着一众将领欢天喜地的跟着嬴风,向旸丘王述说着这一次大胜的战绩。
嬴风和韩信等一众将领大醉一场,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散去。
第2天,韩信和他的一群手下,都进入了梦乡。
这6个人在战场上实在是太累了,有的人一觉就睡了四天四夜,除了吃东西,其他时间都是在做梦。
嬴风也有些感动,他们这么努力,除了为大秦着想,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看在嬴风的面子上,不能在嬴家大臣面前丢了面子。
他们要为赢峰争一口气。
回到咸阳时,他们便打定主意,假若秦始皇要把他们赐给他们,他们绝不答应。
因为他们绝对不会抛弃赢峰,也不会抛下右相。
如果不是赢峰,他们还在乡下卖肉捕鱼,哪有今天这般风光?咸阳宫中。
嬴政双眉深锁,咸阳城外的情景,不停地回放。
他从来没有想过,在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会拒绝自己的爵位。
如果是别人,嬴政早就怀疑他是不是想要造反了。
不过,这人却是大秦的右相赢家,韩信虽然不想被册封为侯爵,但也没有拒绝,继续担任大将。
赵高从嬴政的表情中,看出了一个挑拨嬴风关系的机会。
赵高左思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赵高很清楚,如果他不能把这件事情挑明,他在嬴政心目中的位置就会越来越低。
这要是让赢峰知道了,那可就惨了。
嫪毐如今已经不再是刑部尚书,而是手握重权,手握重权的右丞相,更有大将之名,刚刚剿灭了匈奴。
如果赢峰坚持让秦始皇杀死赵高,赵高认为秦始皇肯定会杀了他,以平息他的怒火。
大秦的圣旨,早已经发往了大秦周围的几个国家。
这些来自大秦使臣的使者,在诸侯国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大秦对匈奴的屠杀,对那些曾经被匈奴欺压过的国家,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们眼中凶残无比的匈奴会被大秦的十万大军屠戮一空。
这些秦军,莫非都是天兵不成?那些诸侯国对待大秦使者,都是毕恭毕敬,唯恐惹恼了使者,让使者回到秦国,说一些不好听的话,激怒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