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一郡一策,因地制宜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2385 字 3个月前

诸葛亮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又追问:“可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在传播这种流言?”

杨洪深吸了一口气:“尚不能尽知,目前浮于表面的,都是些曹掾、郡吏,并无地位显要的同僚这般说过。但背后肯定还有其他人,使君莫非要因言罪人……”

诸葛亮一抬手:“我向来不因言罪人,凡是为了政务而进谏的,哪怕不够有理有据,只要用心实诚,都该鼓励。”

后世陈寿写《蜀书.诸葛亮传》时,记载诸葛亮治蜀的评价,有几句非常经典: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所以,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以他的智力当然可以筛选出反对者、让他们全部浮出水面。但打击报复这种不上台面的事情,诸葛亮是完全不屑于做的。

他有的是办法堂堂正正让对方改过、悔悟,或是依然冥顽不灵最终被严惩。提前摸清对方的心态,只不过是为了权衡一下最终是否存在“游辞巧饰”的从重情节。

杨洪现在跟他接触还不多,所以理解不到这一层。

但没关系,最多共事半年,杨洪就能知道他这个直属领导是什么样的人。黄权的情况也是一样,他们很快就会看清诸葛使君真正的高风亮节。

杨洪暂且信了诸葛亮所言,便继续好意劝谏:“使君如此有把握,属下却有些好奇,不知使君打算在犍为郡,如何大兴土木,才能确保既不扰民,又能让百姓的劳苦能够尽快见效、反哺于民政?”

杨洪这个疑问,也是发自肺腑。因为以他的智商和见识,他是实在想不到犍为郡有什么值得大兴土木的项目,能够帮助诸葛亮今年就快速推进代役钱和租庸调法、让百姓的徭役劳动尽快变现。

要做到刚干下去的活儿就能产生收益、尽快把本钱赚回来。

哪怕是修复都江堰这种利在千秋的项目,收回本钱至少也要三四年,其收益不是一下子就暴富的。

这还只是“修复”,如果是像当年先秦李冰那样完全从无到有新建都江堰,可能十年二十年都回不了本。

犍为郡那边,还能有什么油水可挖?

杨洪谏言时,诸葛亮始终在观察他。之前诸葛亮对于后续计划,是严格保密的,为的就是观察刘璋旧臣们的反应,看看谁才是真心做事的忠义之士。

如今,听杨洪如此言辞恳切、语气神态也毫无破绽,非常真诚,诸葛亮终于觉得,杨洪算是通过考验了。

有些事情,也就可以有限地透露一下。

“其实,早在我入蜀之前,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还做过不少钻研,家兄也曾未雨绸缪,提点过我一些。”诸葛亮慢条斯理地铺垫道。

杨洪立刻竖起了耳朵,恭敬拱手,认真聆听。

诸葛亮继续说道:“我曾问过张子乔、法孝直蜀中风物地理,当初便谈及蜀中食盐,多有靠犍为安汉县产出,但安汉井盐,多靠天然溶洞略微加深,渗出卤水,产量实在不高。

故而蜀中盐价昂贵,多需荆扬沿长江运入补贴,甚至牂牁黔中之地,百姓往往淡食,吃饭时需蘸草木焚灰浸泡出的汁液,以补足盐分。

我还听闻,犍为郡百姓扩挖溶井增产盐卤时,之所以不敢挖得太深,是因为曾经有挖出火井,一旦地气泄露,便会使下井之人憋闷致死,需将火气引出地面,以明火焚烧耗尽,方能解毒。

我原本对于这些奇闻,也不知该采信几分、是否有应对之法。但家兄学究天人,听闻此事后,却教了我一个法子,我此前已经试过了,如今正好在犍为郡推广。

只要成功,不但可以大肆扩大犍为郡的井盐产量,还能让害人的火井气变害为宝,直接用于煮盐,甚至富余的还可以用来熔铸铁矿、锻造钢材。火气焚烧之热,远胜煤炭。到时候,蜀中盐铁之利,便能倍增不止,何愁不能快速收回征发徭役的本钱。”

一旁的杨洪,听着诸葛亮这般抽丝剥茧、渐渐揭开谜底,心中也是越来越惊骇。

他没想到,诸葛亮一个刚刚入川个把月的人,都能对蜀郡和犍为的实际情况如此了解。

杨洪籍贯就是犍为郡武阳县人,他虽然在蜀郡做官,小时候却常住犍为老家,对犍为的情况当然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