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就用了三天,李二兄把家里的钱财拿了一半出来,给李三郎在三条街外的柳儿巷买了一处院子。
这还是李三娘下值回李家听李大嫂说得,她说:“他二叔和阿娘说的,说他们夫妻俩亏欠三郎许多,幸好三郎好好长大了也没走大岔子。
说是要留小五在身边养老,把三郎和四郎都给分出去,现在四郎还不大,就先跟着他们夫妻。
这不,给买了院子,也分了户,说是等三郎娶了媳妇,就让小夫妻二人过自己的日子去。”
李三娘当时还在心里说:“二嫂必定是不愿的,但估计是拗不过二兄来。”
所以,李三郎成亲的时候,李三娘就和李大嫂商量好了,单独喊了李三郎到跟前儿,把两小匣子银子给了他去。
李三郎哪里肯要?
他一个劲儿推辞,最后还是李三娘说:“长者赐不可辞,这自己开门过日子,处处都是要用钱的;
再说,你大兄和二兄成亲的时候,我这都是给了钱的,你也是我的侄子,自也是有你的份儿。
三郎,拿着吧。”
李母李父那处自也是单独给了体己银子的,这也是惯例了,李大郎和李二郎成婚时都是给过了的。
李三郎的性子好,且这能分户自己在外过日子,可不是比跟着公婆过日子要好?
当然了,隔三差五的李三郎那也是带着媳妇登门来给家里洗洗刷刷干些活计的。
而今,李三郎夫妻两人已经生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也很是和美。
而李四郎却是越长越稳重起来了,他的婚事倒是故意耽搁了下来。
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