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靖!如今又抢到了一百多船只,你的船队规模已达到登莱水师最兴盛时期,船只已足够矣!再不用去抢了吧?”
“不够!还远远不够!下一步我欲大量制造河道中行驶的运泥船,暂时至少需要三百艘。”
“郭大人!为何是运泥船?”
小郭同学回忆中学时那个地理老师周大忽悠的虎狼之词,稍稍整理一下,
“疏浚大运河之用,把缴获的那些小船弄到大运河里去,招上数百上千名青壮日日在河中清理淤泥,等到有更多船只时,再将大运河拓宽至三百丈,成为名副其实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通水上高速通道。”
“哗!三百丈!一里半宽度的运河!”
孙家父子俩不禁一声惊呼!“竟然要拓宽到如此开阔!有这必要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分有必要!因为将来人口越来越多,甚至高达十亿,南北来往行人与货物将会以一个惊人的数量增长,船只也会越来越大,就连福船以后也只是小船,必须趁着当下人烟还稀少之时扩大运河,等到人口增长村庄宻集时再来拓宽,所遇到的问题便多了。”
“十亿!”
两人再次惊异地瞪大眼睛。
“是的,将来不只人口暴长,所需的物资也会暴涨,船只也会越来越大,不光运河要拓宽挖深,而且要充分发掘利用淮河汉江,使之连通成为一条新运河,从此京师去湖广坐船便可一路直达。”
孙大爷一竖大拇指,“少靖小小年纪,深谋远虑!治国良臣!”
小郭同学连连摇手,
“阁老!孙巡抚!如今大明有土豆红薯玉米,再无人饿肚子。不过却有一缺点,那便是粮食不值钱了,百姓没法用粮食卖钱,手中无钱还是穷。
之前虽给五百多万难民每人发了二两银子,但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山东各地重建,虽解决了一部分家庭收入,但是绝大部分家庭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我想出治理河道的办法,推广开来。
既消除水患,又解决一部分家庭收入问题,还能为几十上百年之后人口暴长所带来的顺畅交通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只是先作个规划,而真正迫在眉睫要做的事乃是黄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