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保持定力,慢慢来

“那么新酒厂的名字,就叫‘金泉’好了!分别从你我的名字当中,各取一个字。”李金联说道。

他已经从纽约赶回来,立即跟宋锦泉碰头,商量成立保健酒厂的事宜。

跟以往不同,他们不用再给谁打工,李金联将是厂长,宋锦泉则是副厂长,有着充分的决定权。

投资方是“新天地”药材分公司。

如果业绩越好,他们的提成则会越高。

李章平早就跟父亲达成和解,也支持老父亲回国创业。借助“新天地”集团,成功的机率确实会大得多。

“‘金泉’吗?倒也不是不行。”宋锦泉摸着下巴,面露思索之色。

“厂址选在哪里?”李金联又问道,“在市区,还是在石牯塘产业园,又或者在省城?”

宋锦泉想了想,答道:“如果能够建在省城,会减少很多物流费用,我比较倾向于这个选择。”

“不过,这件事我们还是要问一问李总,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或许,李总有不同的想法。”

李金联哦了一声:“好,你给他打个电话问一问。”

宋锦泉不敢怠慢,立即拿起移动电话,拨打了李章平的号码。

“锦泉哥,有事儿吗?”李章平问道。

宋锦泉赶紧说道:“李总,咱们酒厂的名字,暂时定为‘金泉’,这是我跟金联叔的意思。”

“就是不知道,厂址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李章平不假思索:“这个事情,我也刚想跟你们讲。老板之前回东寮村,鲁书记找了他好几次,希望他能在家乡加大投资力度。”

“所以,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不妨把酒厂建在新圩镇。”

“厂子建在镇上,好处还是很多的,可以带动本地就业。也可以就近从养蝎基地和药材站,获取酿酒的原料。况且,保健酒这个项目,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污染,属于绿色产业,坑不了附近的乡亲们。”

“原来是这样!”宋锦泉点了点头,“新圩镇现在发展很快,马路也宽阔,交通是比较便利的,如果有鲁书记他们的支持,倒也可以考虑在镇上建厂。”

“我只是提建议,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你们二位厂长这里,”李章平笑了笑,“我给你一个鲁书记的电话,你们约他见面聊一聊,倒是不用立即做决定,多考察几个地方,也是可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