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志愿军的27个军

第20军,军长张翼翔、政委谭佑铭,下辖四个师,入朝兵力5万余人。第58师师长黄朝天、政委朱启祥,第59师师长戴克林、政委何振声,第60师师长彭飞、政委杨家保、第89师师长余光茂、政委王直。入朝时间1950年11月7日,回国时间1952年10月11日。

第27军,军长彭德清、政委刘浩天,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5万余人。第79师师长兼政委肖镜海、第80师师长张铚秀、政委张英勃,第81师师长兼政委孙端夫,第94师师长邬兰亭。入朝时间1950年11月12日,回国时间1952年10月4日。

第26军,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下辖四个师,入朝兵力4.8万余人。第76师师长陈忠梅、政委曹普南,第77师师长沈萍、政委魏伯亭,第78师师长齐安聚、政委张健,第88师师长吴大林、政委龚杰。入朝时间1950年11月19日,回国时间1952年6月5日。

刚刚入朝参战的第20军、第26军、第27军,就参加了着名的长津湖战役。在极为寒冷的条件下,这3个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重创敌军王牌,取得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一战扭转了战场上的态势。

20军和27军为华野最强的两支主力部队,其中58师和79师为各自第一主力。二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九兵团由于各种原因有点水土不服,但两个军仍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第20军58师攻击下碣隅里;第20军59师攻占死鹰岭地区,负责切断柳潭里与下碣隅里敌人之间的联系;第20军60师占领古土里以北两侧高地,负责阻援和阻击陆战一师逃离;第20军89师攻击社仓里的南朝鲜军第3师第26团。

第30军由地方部队升级,渡江战役前几乎没打过像样的正规战,撤编后下辖第89师加强给第20军,入朝后接替42军防务,打满二次战役全场。陆战一师被围后,社仓里之敌北援,89师顽强防守住阵地。

小主,

12月2日东线敌军撤退,89师展开追击,战至3日,歼美3师第7团第2营大部,生俘美军80余人,毙伤敌200余人。之后不断组织出击、阻击,11日,于水洞、龙水洞之间出击真兴里南逃之敌,击毁敌汽车30余辆,毙敌300余人。

12日,继续尾追南逃之敌,截获敌汽车60余辆,俘敌一部。作为志愿军最弱的部队之一,第89师是二次战役中,第20军表现最好的一个师。

第20军主力58师对下碣隅里展开攻击时已断粮,饥寒交迫,而敌人并不是之前估计的一个营,而是3个步兵营、1个坦克营、1个炮兵营,但仍进行了顽强攻击。由于敌坦克群阻击,战斗伤亡和冻伤减员较大,失去攻击力。第20军60师阻击古土里美军援军,围歼了英美联合特遣队,但是未能全部阻住援军,使得有约400敌军进入下碣隅里。

59师是20军表现最差的一个师,既未能歼灭死鹰岭之敌,又被敌打穿了德洞山阵地,导致柳潭里之敌与下碣隅里合兵一处,直接促成了陆战一师成功南逃。

在对柳潭里的攻击中,第27军79师独自攻击陆战一师的两个团,展现了强大的攻击力。如果能够再往柳潭里调拨一个师或者两个团,柳潭里之敌将被歼灭。此外,配属27军的原32军94师表现也相当好,追击美七师也取得不错战果。

三个配属9兵团的师中,配属26军的88师表现不好,战后由于减员较大三个师撤编补入三个军,88师撤编无话可说,但对89师、94师是不公平的。

预备队26军入朝较晚,在美空军和重炮的拦截下,仓促攻击,伤亡惨重,而两条腿也没能追上逃跑的美军的汽车轮子,战后被宋司令批评,似也不公。

二次战役后,9兵团伤亡一万九千多人,另有高达数万的冻伤减员,被迫撤至中朝边境整补,因而缺席了第三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第二阶段,率先完成整补的第26军参加了机动防御作战,且战且退,成功为第五次战役完成了战场布势,将美军引入我军进攻发起线,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262团(原88师)在汉滩川防御战一雪前耻,重创美25师24团(黑人团)。

五次战役后期,本在平康地区担任二线防御的26军突然发现,在前方担任阻敌十五天任务的某友军,在美25师、加拿大旅的“强大攻势”下,从金化、五圣山方向撤退了。此时,美军的攻击重点在63军防守的铁原,金化方向仅仅是展开了战前侦察作战。

这个时候,第26军顶了上去。

从6月9日战至9月11日,第26军经过鸡雄山防御战、西方山防御战、五圣山防御战、西方山反击战等一系列战斗,终于守住了西方山、五圣山主阵地,仅前沿阵地鸡雄山未能收复。这是美军夏秋攻势以来我军首次在大型战斗中守住了敌军妄图夺取的我军主阵地。

美军10月的秋季攻势,金城一带被“联合国军”占领,为掩护左翼,减轻友军压力(20兵团),26军主动接防此处阵地,“联合国军”之后多次尝试进攻26军防线,但均被26军击退。

由此可见,第26军战力之强!

1952年4月,15军再次上来接替26军阵地。彭总临回国前特意给15军,讲了要为朝鲜的历史负责这样很重的话。

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时,我国又先后派遣了11个军,入朝参战,投入抗美援朝事业。

身经百战的杨得志将军,率领19兵团的第63军、第64军、第65军入朝参战。

第63军,军长傅崇碧、政委龙道权,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3.6万余人。第187师师长徐信、政委张迈君,第188师师长张英辉、政委李真,第189师师长许诚、政委蔡长元。入朝时间1951年2月17日,回国时间1953年9月。

第64军,军长曾思玉、政委王昭,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3.8万余人。第190师师长陈信忠、政委栗彬成,第191师师长谢正荣、政委罗立斌,第192师师长何友发、政委张星灿。入朝时间1951年2月16日,回国时间1953年8月。

第65军,军长肖应堂、政委王道邦,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3.5万余人。第193师师长郑三生、政委史进前,第194师师长赵文进、政委陈亚夫,第195师师长李金时、政委杨银生。入朝时间1951年2月22日,回国时间1953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中,19兵团的三个军表现一般,亮点是63军的铁原阻击战。第63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中,打出了军威,国威,为志愿军赢得了时间。

也是凭借此战,军长傅崇碧将军,成为志愿军十虎将之一。

紧随其后就是第3兵团的陈赓将军(后由王近山代指挥),率领的第12军、第15军、第60军加入抗美援朝战争。3兵团在序列上非常特殊,第12军和第15军原先都隶属于第二野战军,而第60军原先则隶属于华北军区。第3兵团主要是由原第二野战军战斗序列的部队所组成的,参加了抗美援朝第四、五次战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0军,军长韦杰、政委袁子钦,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1万余人。第179师师长吴仕宏、政委张向善,第180师师长郑其贵、政委吴成德,第181师师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入朝时间1951年3月17日,回国时间1953年9月。

第12军,军长曾绍山、政委李震,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5.4万余人。第31师师长赵兰田、政委刘瑄,第34师师长尤太忠、政委蒋国钧,第35师师长李德生、政委刘昌。入朝时间1951年3月21日,回国时间1954年4月。

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8万余人。第29师师长张显扬、政委王新,第44师师长向守志、政委朱业奎,第45师师长崔建功、政委聂济峰。入朝时间1951年3月25日,回国时间1954年5月。

在这3个军中,其中的第12军,第15军合作指挥了着名的上甘岭战役,第60军在援朝战场上的表现也不错。总体来讲,这3个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表现都很好。

想必大家都知道,秦基伟与张祖谅入选志愿军十虎将之一。

第15军上甘岭一战成名,不再多说。

中野六纵原就是中野主力,入朝前,撤销36师,但保留了主力106团,同时将11军主力31师加强给12军,可谓强强联合。

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第12军表现不佳,如顾虑过多,穿插迟缓,虽给美3师、25师、土耳其旅一定打击,但是并未完成任务。

第二阶段作战,12军临时配属给9兵团。

16日总攻发起后,第12军35师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突破美军加里山阵地,协同34师将美23团包围。但是宋大司令拒绝了12军集中兵力围歼的建议,要求31师继续南插。

由于未能集中优势兵力,使得美23团逃脱被全歼命运。美二师中,主力是美9团、38团,二次战役中,名气最小实力最弱的23团弃主力不顾,独自逃跑;

砥平里之战,23团又想逃跑,被李奇微阻止,由于我军轻敌且配合不好,竟然让它防守到援军到达,一战成名;这一次,宋司令口张得太大,23团又幸运地逃脱了被歼。

19日,第12军34师按司令要求继续穿插,两个团的隐蔽处被发现,遭美军陆空火力袭击,伤亡1700余人,失去战力。31师也仅91团的两个营插到兄弟峰,无力攻取下珍富里对南朝鲜第三军团实施打击,反而深陷敌后遭敌包围。

北撤阶段,34师、35师交替掩护撤退,幸得20军58师华川阻击战,否则真要出大问题。第12军31师由于穿插过远,无法与主力会合,只得独自向人民军阵地转移北返。

战后,12军撤至后方整训,并补充了11军大量老兵。美军的秋季攻势,在南朝鲜第6师、第2师、美军第24师的攻击下,20兵团67军、68军未能顶住,节节后退。这种情况下,亟需一个主力军上去稳定战局。

11月初,12军接替67军防务,经过一系列战斗,与68军相互配合,稳定了金城正面防线。

15军入朝,加强了第10军的第二主力29师(第一主力28师未去朝鲜)。

上甘岭战役期间,29师防御西方山,在上甘岭投入争夺的第15军45师和44师,以及29师增援部队。由于战况紧急,损失很大,老大哥第12军派出了第31师的91、92、93团和另两个师的三个主力团100、103、106团,可以说后半段(或者说大部分)的战斗事实上是12军打的,但人们只知道上甘岭的千岁军。

在1951年,还有第47军、第67军、第68军、第36军、第37军都加入了抗美援朝战争。这5个军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不同的野战军。

第47军,军长曹里怀、李仁林,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5.9万余人。第139师师长颜德明、政委袁福生,第140师师长陈富章、政委赵平,第141师师长叶建民、政委彭清云。入朝时间1951年4月11日,回国时间1954年9月。

第67军,军长李湘、旷伏兆,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199师师长罗肖文、政委高占杰,第200师师长李静、政委张宗胜,第201师师长马辉、政委李布德。入朝时间1951年6月21日,回国时间1954年9月。

第68军,军长陈坊仁、李呈瑞,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202师师长黎光、政委李斌,第203师师长杨栋梁、政委郭永彪,第204师师长曹玉清、政委范保顺。入朝时间1951年6月24日,回国时间1955年4月9日。

第36军,军长王建业、政委康健民,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2万余人。第106师师长赵晓峰、政委廖鼎琳,第107师师长张副元、政委李登嵩,第108师师长郑其贵、政委王志斌。入朝时间1951年9月7日,回国时间1951年11月30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7军,军长张世珍、政委帅荣,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2万余人。第109师师长温汉民、政委赵绍昌,第110师师长兼政委白正刚,第111师缺编。入朝时间1951年9月7日,回国时间1951年11月30日。

1951年6月至年底的这半年多时间是志愿军最被动士气最低落时期。

当时,我军处于被动防守,前线各军与“联合国军”都发生了大规模交战,结果均是美军获胜并推进战线。面对美军的强大火力(范佛里特弹药量),虽然前线战士非常勇敢,但几乎所有阵地要么被攻克,要么因伤亡过大而主动放弃。

1952年的上半年,由于美军弹药消耗过大而新的订单需到下半年方能交付,且此时开始了停战谈判,因而双方只是在阵地的中间地带发生小规模战斗,直到这个时候志愿军方才恢复到与美军互有攻守,但由于此时坑道正在建设,美军火力强大,我军攻克的目标在美军强大火力的反击下也大多不能固守。

这个状况到了1952年下半年才开始有所改变。

第47军因打了黑山、大虎山阻击战,属于东野较善于防守的部队,主力139师前身是359旅南下二梯队,资历很老。但是,359旅南下时王震带走的是精华,因而进入东北的并不是359旅最强的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表现不佳,直到黑山阻击战方才翻身。

47军进入朝鲜接防后至美军秋季攻势前的那三个月,第140师坚守临津江东岸防御阵地3个月,并一举收复了铁原阻击战中丢失的大马里、夜月山、天德山、418高地、大光里、272高地一线,将防御阵地前推10 至15公里,进逼铁原以西、涟川以北,直接威胁敌前沿及铁原至涟川的交通运输。

在当时志愿军节节后退的情况下,47军可以推进战线,极其难能可贵。

美军的秋季攻势中,从9月29日至10月5日的七天激战中,47军守住了除夜月山外的全部阵地。10月5日12时,我军主动放弃天德山,战至10月26日,虽然美军推进了战线,但因伤亡过大而被迫停止秋季攻势。

1951年秋季志愿军47军朔宁以东地区防御战斗,歼灭骑一师纯美军3998人以上,创造了志愿军团级部队防御的巅峰。

1951年11月4日,47军发起正洞西山反击战,再次给予美骑1师重创,直接导致骑1师撤到日本整补。

粉碎了秋季攻势后,47军与39军移交防务,十个月后重返临津江前线接替39军防务,表现略有下滑,但仍打出了夺取和坚守100高地、老秃山等经典战斗。

第五次战役,东线宋司令和王副司令的指挥问题很大,特别是后撤阶段。

第63军不告而别,导致第60军180师右翼空虚,之后19兵团三个军是一退再退,最终将功补过,第63军打了铁原。而180师的左翼第15军,先是接令提前后撤,之后是不顾兵团就地防守的命令一退再退,导致美7师轻易占领战略重地华川,我军大批未来得及运走的重伤员及后勤无武装人员被俘。

第二年第15军打了震惊世界的一场战役,但回国后还是被“开除”了陆军军籍。

华川的丢失不仅仅是大量人员被俘,更严重的是断了我东线九兵团和三兵团的退路,美军唯一能取得战争胜利的机会就是在华川。最严重的时刻,最危险的第12军34师,甚至出现有人因绝望而开枪自杀。

此时在华川附近的第20军58师,如果只顾自己完全可以撤走,但如果这样的话,将导致我军两个兵团和人民军三个军团被合围。

最关键时刻,三野第一王牌主动顶了上去(五次战役阻击战的表现58师强于79师),华川阻击战彻底封闭了战役缺口,使得我军转危为安,也让“联合国军”永远失去了赢得战争的机会。比较而言,63军就算守不住铁原,后面还有42军,而58师一旦守不住华川,后果不堪设想。

华川阻击战的成功,首功自然归属20军第58师,但也不要忘了60军180师和暂编第四团,为迟滞敌军进攻做出的重大牺牲。

1952年,又有4个军投入抗美援朝战争,其中第23军、第24军是在司令员王建安将军的率领下入朝参战的,而且,这两个军,都是第三野战军的王牌劲旅。第46军是来自第四野战军,第16军是来自第二野战军。

第16军,军长尹先炳、潘焱,政治委员陈云开、戴润生。辖第32师、第46师、第47师。1952年12月28日入朝,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夏季反击战役。1958年4月回国。

大名鼎鼎的中野一纵,当之无愧的主力。作为全苏式装备的重装军,16军的入朝让美军相当重视。16军战斗力强,武器装备精良,但入朝太晚,只打了些小仗,虽均取胜,但更让人记住的是军长犯了生活错误,好好一个中将变成了大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23军,军长钟国楚、政委卢胜,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67师师长刘春山、政委陈落痕,第69师师长李木生、政委郭济民,第73师师长吴怀才、政委张万合。入朝时间1952年9月5日,回国时间1958年3月。

第24军,军长兼政委皮定均,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70师师长陈仁洪、政委时生,第72师师长康林、政委李怀德,第74师师长肖选进、政委赵强。入朝时间1952年9月12日,回国时间1955年10月。

第46军,军长肖全夫、吴保山,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133师师长王振东、政委江易,第136师师长李丕功、政委江鸿海,第137师师长程登志、政委赵靖远。入朝时间1952年9月15日,回国时间1955年10月。

第16军,军长尹先炳、政委陈云开,下辖三个师,入朝兵力4万余人。第32师师长赖光勋、政委田维新,第46师师长蒲大义、政委胡立声,第47师师长郑统一、政委郭强。入朝时间1952年12月28日,回国时间1958年4月。

第23军前身是华野四纵,首任军长陶勇。往前追溯的话,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粟裕是二支队副司令,这是粟司令亲手培养出来的部队。因而,23军都默认粟裕是首任首长。

23军很会打政治仗,比如黄桥战役、长江炮击紫石英、珍宝岛战斗,仗虽不大,但次次都打人脸。而在朝鲜,则用丁字山、猪排山(石岘洞北山)战斗,把美国人的脸打得啪啪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