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解黄河水患与平冤案

林羽的声音洪亮且充满力量,他详尽无比地阐述着黄河改道的严重性。

“陛下,如今黄河改道,其势汹汹,犹如猛兽出笼。若不及时治理,滔滔洪水将淹没无数良田,万千百姓将流离失所,家园尽毁,民生凋敝,大宋根基亦将被动摇。”

紧接着,他又有条不紊地讲解治水方案的可行性。

“臣已深思熟虑,拟定详备周全之治水之策。若依此策施行,必能驯服此肆虐之洪水,保吾大宋江山稳固,百姓康泰。”

小主,

他言辞恳切,情真意切,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大宋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怀。

皇帝稳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面容沉静如水,让人难以揣测其心思。但那深邃的眼神中,却分明透着一丝犹疑。

此时,朝廷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各抒己见。

丞相李纲跨步而出,拱手说道:“陛下,林羽所言极是。黄河水患关乎吾大宋国运,实乃刻不容缓之事。若此时不施力治理,日后必成大祸。”

而另一边,蔡京则阴沉着脸,尖声反驳道:“陛下,万万不可。此治水方案耗费巨大,且结果未知,未必能够成功。此时冒险行事,恐劳民伤财,动摇国本。”

一时间,大殿上众臣争论不休,气氛紧张而凝重。

就在此时,林羽怀中的画卷突然绽放出一道奇异的光芒。

光芒笼罩了整个大殿。

众人皆惊愕万分,只见画卷上原本静止的山水仿佛鲜活起来,河流奔腾汹涌,似要冲破画卷。

林羽心中一惊,他似乎从这画卷的异动中领悟到了什么。

这黄河改道之事,或许与画卷中隐藏的某种神秘力量有关。

难道是上天借画卷警示,若黄河不治,大宋将有灭顶之灾?亦或是有邪恶势力妄图利用黄河水患,颠覆大宋,而画卷是在指引他们找到解决之道?

林羽在等待皇帝决策的过程中,并未闲下来。

他与苏瑾一起,在汴京组织了一场关于治水的研讨会议。

会议的场地选在一座宽敞的学府之中。

各地的学者、能人和关心国事的百姓纷纷赶来参与。

会上,众人皆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一人起身拱手:“吾以为可利用水车排水,此乃创新之法,能大大提高效率。”

另一人紧接着说道:“依吾之见,不妨种植特殊之水草以固定河岸,如此可增强河岸之稳固性。”

林羽在一旁仔细聆听,手中的笔不停,将这些宝贵的意见逐一记录下来。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心中渐渐勾勒出一个更为完备的治水蓝图。

终于,皇帝在宫中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皇帝对着身旁的太监说道:“这林羽之治水方案,确有可行之处。朕不能坐视百姓受苦,黄河泛滥。”

太监连忙应道:“陛下圣明。”

皇帝大手一挥:“传朕旨意,支持林羽之治水方案,那些阻挠治水工程之地主乡绅和官员,一律严惩!”

得到皇帝的支持,治水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工地上,工匠们干劲十足。

一位工匠擦了擦汗,对身旁的同伴说:“有了皇上支持,这工程可算能放开手脚干啦!”

同伴笑着回应:“诚然,定要早日治理好这黄河,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林羽和陈禹带领着工匠和百姓们,日夜奋战在黄河岸边。

在治水的进程中,林羽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由于连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苛捐杂税,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导致许多壮劳力身体虚弱,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治水工作。

林羽意识到,要想彻底解决大宋的困境,不仅要治理黄河,还要改善民生。

于是,他再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减免百姓的赋税,发放赈灾物资,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朝廷派出官员,将赈灾的粮食和物资运往各地。

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元气,治水工程也因此进展得更为顺利。

随着黄河治水工程的逐步推进,林羽清楚,他们的使命远未结束。

大宋的边境依旧面临着辽和西夏等外敌的威胁,朝廷内部的腐败问题仍需进一步整治,文化教育也亟待大力发展,以培育更多的人才。

林羽望着那幅山河画卷,心中明白,画卷中的启示如同明灯。

虽道路崎岖,但只要坚定信念,遵循启示的指引,不懈努力,大宋便有望重现繁荣,百姓方能过上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