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听闻,冷哼一声,说:
“全是诬告,相反,是濮王李泰,有谋反之心,陛下心里应该最清楚。况且,当廷对质,他不是不敢来了么?”
皇帝没搭理他,直接朗声说;
“中书侍郎李义府,将你审问的口供,念给太尉大人听听。”
李义府听闻,应了声“是”,便站出了队列。
内侍徐怀恩又从皇帝案几旁边堆叠的那一摞奏章和卷宗中,找出了他的东西,送了下去。
这个时候,中书令柳仕,低着头,心中是害怕和不安的。
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手,是帮助他处理事务的,可是这一次,皇帝越过了他,直接用中书侍郎李义府,是有心将他排除在外,或者说,已经将他跟长孙无忌绑在了一起。
他是跟长孙无忌绑在了一起,因为他的权势和地位,在长安城除了皇帝之外,没有第二。
可是如今长孙无忌都被抓了,他怎么办?
他越想,越觉得脖颈子上凉飕飕的。
李义府接过了卷宗,照着上头一条条的念了下去,有长孙府的婢女口供,说:
“那日濮王殿下来,我在外头只听见了,后悔了,陛下不该,几个字。”
又有几位大臣们做证,确实是在几月几日,见到长孙无忌和濮王李泰来往。
李泰的侍卫也作证,几月几日,李泰从长孙府中出来,说过长孙无忌不将陛下放在眼里,都说了哪些话,并痛斥了一番。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证明李泰的那份举告供状不假,证明长孙无忌早有反心,以下犯上。
朝堂上的几位一直跟长孙无忌亲厚的老臣,听完之后,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平时皇帝若是不计较,这顶多就是长辈对于小辈的一些吐槽和抱怨。
可若是皇帝计较起来,这些言语不敬,哪一条都够治罪了。
长孙无忌听闻,直着身子,冲着皇帝说:
“这些模棱两可的口供,就能证明臣谋反么?我什么也没有做,我长孙无忌对李唐皇室的忠心,苍天可鉴!”
李善微微前倾了身子,隔着冕旒看着他,沉静平和地说:
“太尉,是你说过的,谋反之罪,不需要实证,众议即可。当初吴王的谋反怎么判的?”
长孙无忌听闻,身子震了一下,十分气愤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