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兴办学堂

他也清楚,父亲博学万千,其实都是有益于民生百姓的,但常年的官场生涯,让他从来不敢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王伦毫无顾忌地做了出来,他只觉得又羞愧,又感怀,毕竟父亲的学问,还是流传了下去,被更多人知道和学习了。

张叔夜则是又当着一众编写农书的官员的面,将朝廷的许多弊端痛骂了一番。

他不是科举进士出身,而是荫官,这在大宋朝的官场可是被歧视的。但张叔夜有才干,从兰州录事参军,一路做到河北西路安肃军的长官。

这就引发了许多进士出身官员的嫉妒,没奈何又被降为原职,赵官家上台后,特招他前来考制诰,赐了进士出身,这才被文官们接纳。

张叔夜做事,只要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朝廷的,他就要做。故而蔡京在任时推行官学改革,张叔夜就极为支持,他这种脾气,自然再次惹得科举官员们的不满。

张叔夜就觉得,王伦推行各种学堂,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做法实在太对了,凭什么一个人的才能只能被科举规定的名目约束?

他在那里狂喷,却没有一个人敢接话,都知道这位老先生的脾气,一旦接话,那就少不得要与你辩论一番,何必呢?

张叔夜骂了好一阵,居然难得地夸赞了王伦两句,看见无人接话,也不再多言,晚上回到住处,却写了一篇文章,第二天就要大儿子转送给了王伦。

王伦看了之后,却是张叔夜建议王伦开办一处农事学堂,这个建议与王伦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