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脚步匆匆,仿佛怀揣着重要的使命,他穿过金碧辉煌的大殿,直至中央,深深躬腰行礼,声音洪亮而恭敬:
“臣,翰林侍讲方孝孺,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朱允炆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免礼,朕安,来人,赐座。
方师今日找朕,有何要事?”
方孝孺坐定后,正色道:“臣久居僻静之地,初至京师,蒙陛下不弃,恩赐翰林侍讲之职。
臣见陛下敦厚儒雅,致力于文治,实乃国家之幸。
然臣以为,行文治之道,应以‘礼’为根基,方得长久。”
朱允炆闻言,眉头微皱,似在思考方孝孺的话中深意:
“先生所言极是,然何为‘礼’?”
方孝孺答道:“‘礼’者,规范行为,昭示人心。
陛下召燕王入京,臣恐有削藩之意。
此举若行,恐失人心,伤陛下之威。”
朱允炆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然后缓缓开口:
“先生多虑了。朕召燕王入京,实乃弥补先前之失,并无削藩之意。
太祖皇帝曾言,仁孝治天下,若朕不能以身作则,何以表率天下?”
方孝孺听后,心中仍存疑虑:“陛下真心实意?”
朱允炆微笑着摇摇头:“先生不必多虑。
朕已下令裁军京营,以安诸王之心。
朕无意削藩,只是希望诸王能安心辅佐朕治理天下。
同时,朕打算将裁下的军队转为民众,开垦南山,此举既有利于民生,又能巩固国家根基,岂不是一举两得?”
方孝孺听罢,心中大石终于落下,面露欣慰之色:“陛下圣明,臣心甚慰。”说罢,起身深深一拜。
接下来的时间,朱允炆与方孝孺聊起了经学,两人相谈甚欢。
然而,就在方孝孺离去不久,太监匆匆来报:“陛下,齐泰、黄子澄两位大人求见。”
朱允炆微微一愣,随即点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这两位此次前来,恐怕又是为了削藩之事。
早朝的时候朱允炆决定调整京营的时候,这二人许多话都没有机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