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里,在朱允炆问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严震直才会直言不讳。
现在,从朱允炆的态度上看,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震怒,对于自己的想法还有些颇为赞同的样子。
如此,让严震直颇为意外,如果没有充分的了解工匠,根本不可能会认同自己的观点。
毕竟以朝廷现在的国库实力来看,现行的工匠制度是最优解。
“如今国朝已然进入稳定时期,朝廷的大型工程逐渐减少。
把大量的工匠限制在匠籍制度之中,作为朝廷官府的专有财产,已经不适合了。
民间同样需要大量的工匠,所以臣以为,匠籍制度需要改革。”
朱允炆听到严震直的解释之后,心中对于的他的想法深以为然。
这很符合自己对于工匠的定位,但是如果现在全面的解绑,显然还不是合适的时候。
在朱允炆心中,工匠的发展是需要引导的,同时还有要从思想上面的改造。
这个时代的工匠,很多都是小农思想 ,同时自己也不认为自己的地位应该多高。
同时,对于匠籍的改革来说,朱允炆认为朱元璋的政策就很好。
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还能在一起促进技术进步,这就不是科学院的雏形么?
能快速的打破,现在工匠之间的传承制度,让这些工匠把手中的技艺拿出来。
所以,朱允炆心中对于如何改革匠籍制度,是有一个粗略的改革方向的。
首先,就是关于这些工匠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收入。
其次,是积极性,有了生活水平的保障,借鉴一些后世知识产权之类的东西。
对这些工匠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进行引导,工作的积极性进行引导。
从奖励上面,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一种保障。
最后,就是比较困难的改革,就是地位提高的改革,要知道儒学发展到了这个阶段。
许多儒生都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工作是贱类,是奇淫技巧。
同时,这些当中那些比较聪明的士绅,也认识到了工匠带来的利益。
已经跟这些工匠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