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90 年之前的日子里,武媚娘为称帝做着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在宫中一处隐秘的宫殿内,武媚娘秘密召集心腹大臣,商讨具体的步骤和策略。
武媚娘坐在御座上,神色凝重,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她缓缓说道:“朕欲称帝,这是千秋大业,万不可有丝毫疏忽。诸位爱卿,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大臣狄仁杰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朝廷局势,确保各方势力不会在关键时刻生乱。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浮动,各方势力暗中较劲,我们必须谨慎应对。臣以为,可先对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加以安抚,让他们明白支持陛下的好处。对于那些顽固的反对势力,暗中调查,抓住他们的把柄,必要时给予致命一击。”
武媚娘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狄仁杰:“狄爱卿,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安抚?又如何调查?”
狄仁杰沉思片刻,说道:“陛下,可许以高位厚禄,满足他们的一些合理诉求。至于调查,臣可安排信得过的人手,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交往之人入手,寻找蛛丝马迹。”
另一位大臣张柬之接着说:“陛下,臣认为还需整顿军备,以防万一。如今边疆虽暂无战事,但国内局势复杂,若有乱党趁机起事,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兵力镇压。可先从京城周边的驻军开始整顿,加强训练,更新装备。”
武媚娘眉头微蹙:“那如何确保整顿军备之事不被察觉?”
张柬之回答道:“陛下,可假借演练之名,逐步加强军备。对外宣称是为了防范外敌入侵,对内则暗暗提升战斗力。”
这时,大臣李义府站出来说道:“陛下,称帝之事,还需在舆论上造势。让百姓们认为陛下称帝是顺应天命,是为了天下苍生。比如,制造一些祥瑞之兆,如黄河水清、麒麟现世等。再让一些文人墨客撰写文章,歌颂陛下的功德。”
武媚娘看向李义府:“李爱卿,那这祥瑞之兆如何制造得逼真?文章又当如何传播?”
李义府说道:“陛下,祥瑞之事,可安排亲信在特定的地点发现并上报。文章则可通过民间的传颂、茶楼酒肆的讲述来传播。”
大臣许敬宗也说道:“陛下,臣觉得还应当拉拢一些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他们在地方上颇有影响力,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称帝之路会更加顺畅。可以通过联姻、赐予特权等方式拉拢他们。”
武媚娘点点头:“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得走漏风声。一旦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狄仁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自会小心行事。只是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还望陛下坚定信念,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