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他的建议?”莫逸信反问道。
“就是按他们的思路办案,那样会死的更惨。按他们的思路,只会制造冤假错案,伤害别人去维护他们的利益,一旦东窗事发,他们会毫不犹豫把你抛出去,冤假错案是谁办的,谁就是直接责任人,肯定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事情一旦大白于天下,谁都不会承担责任,这些领导会轻描淡写的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听起来是在替你求情,其实是在为自己开脱责任,你身陷囹圄,他们却在逍遥快活。”
“你想的倒是通透!”
“现在讲的’核心’已经完全变味,以某某为核心意思就是你必须听他的话,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让你赴死,你不能求生,毫无目的性可言,论证了老子’人性本恶’的真知灼见。”
“怎么讲?”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道法则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天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得天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得天道的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你对《道德经》有研究?”
“没办法,脑袋和心老是起冲突,不得不学习。”
“你继续讲!”
“不论多么先进的思想理念,宣扬的天花乱坠也好,都逃脱不了’人性本恶’的宿命,思想理念都是洗脑工具,建立长久稳固的社会秩序无非就是为了维护极少数人的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在这些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人无非就是看破了这一点,他们也是从被洗脑中走出来而觉悟的,才会把’人性本恶’发挥到极致,损别人的不足,补自己的有余,自己多的上瘾,还想从别人口中夺食,不会顾及别人马上就要饿死,在他们心中饿死一个,就少一个去浪费资源。”
“他们也读《道德经》吗?”
“他们才不会把精力浪费在研究老子身上,最初他们也是被洗脑洗的滴溜滴溜转,傻不拉几的跟着往前冲,甘当炮灰,被欺骗多了就幡然醒悟,削尖脑袋往上爬,得到一些权力想更多的权力,天天研究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去享受权利欲望。”
“按你说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符合《道德经》的理念?”
“那倒不是,人性本恶只是老子对人类社会真实情况的表述。人类只是宇宙中的偶然存在,渺小到不能再渺小,可以忽略不计,宇宙分做天、地、人三才,把人跟天、地并列在一起,是老子的警示,提醒人类要以天地法则为准绳,不要过度消耗,或许可以延缓自身灭亡的到来。”
“天、地、人三才?”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混沌初开,在天地形成以前它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周而复始。可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归于自然。”
“天地之外还有’道’的存在,天地运转法则其实是来源于’道’的力量。老子把人与天地并列,其实三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提醒人类站在天地视角看宇宙、看自身,如果仅仅站在人类自身的视角,那就必然是’人性本恶’了,”
“你是说他们的认知层次不够,有待提高?”
“是的,他们显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人性本恶’,意识到从古至今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都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往上爬,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试图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彻底沦为欲望的奴隶,把’损不足以奉有余’做的很彻底,欲望蒙蔽了他们的意识和认知,难以进一步开悟,自认为比天地还大,穷凶极恶疯狂作为,最终难逃灭亡的宿命。”
“你认为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