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报社还算不是特别过分的那种,至少还保留着最起码的新闻底线,这令Tony的内心稍感安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接到的第一个明星任务并不是陈晓娜,之所以会盯上陈晓娜,是因为她的一场邓丽君演唱会。
Tony的母亲是位邓丽君歌迷,家境好的时候,经常会随着邓丽君开演唱会的计划飞往世界各地,邓丽君离开的时候,母亲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着邓丽君的歌独自流泪,整整两天的时间,那个时候,Tony觉得,邓丽君的声音大概是这个世界是最动听的了吧。
在听到陈晓娜的声音后,Tony改变了想法。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能相同声间的两个人存在。陈晓娜的声音可变性强,除了能模仿出邓丽君的声音外,还能拥有自己的辨识度,这也是她能被不同年龄层歌迷共同接受的原因。
从那场演唱会开始,Tony就开始关注陈晓娜了。只是那个时候,陈晓娜还没完全进入香港市场,香港人对大陆艺人的喜好一般,自然也不是八卦界追逐的目标。不过,Tony觉得她早晚会进入香港市场,而且会取得不错的位置,这取决于背后的运作公司。Tony也去了解过南海资本和大成旗下的公司,也是基于这些基础资料,在《如烟》之后,他就把目标锁定在陈晓娜身上,报社也同意了他的计划。
陈晓娜北上的消息是Tony第一个爆出的,也是他第一个拍到陈晓娜与周翰林出入四合院的照片,就连那篇曾经让蒋少卿和赖雨晴都感觉到棘手的报道“岭南歌后北京孕检”也是出自Tony之手。
有了那篇文章之后,Tony对目标的锁定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成为“大成”和“南海”的关注对象。
从之前的较量中,Tony已经见识到蒋少卿和赖雨晴两人的手段,很清楚在锁定陈晓娜的这条路上并不好走,他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蒋少卿和赖雨晴的应对越是有章法,就越是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对手强大才能验证自己的水平。
不过,Tony没想到,“大成”在《如烟3》杀青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旗下明星陈晓娜息影一年,专心进修表演,这让他想起上次赖雨晴就那篇“岭南歌后北京孕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两者放在一起,简直就是欲盖弥彰,这让他更加有了战斗力。
在对待八卦新闻方面,人们总是习惯了喜新厌旧,如果想用“岭南歌后北京孕检”这篇文章炒冷饭,Tony知道并不容易,他需要找到更加劲爆的猛料。
发布会之后,陈晓娜像是做好了防备,没有给Tony创造出更多的猛料。Tony待在北京,每天只能拍到陈晓娜两点一线的日常,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和沈青妮一起去工体听酒吧歌手唱歌,那情形倒真像是明星息影后的生活。
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Tony把每天拍摄的照片放在一起,居然用这些照片验证了之前的“孕检”报道。本来,他是想把这些照片拼在一起,做一期陈晓娜北京育人的报道,却没想到,这个时候陈晓娜挺着大肚子参加了中戏组织的“抗洪一线慰问演出”的活动。
Tony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枚烟雾弹,直到他跟随演出团到达抗洪一线后,才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多么荒唐,他相信了这个圈子还是有“白月光”的存在。在抗洪一线,他像其他记者一样,拍摄了许多感动人的画面,也包括陈晓娜参与慰问演出备受欢迎的场面。
这条新闻发回报社,原本以为会被总编Pass掉,没想到居然被安排在了头版头条,谁都没想到这样一家八卦小报居然也会刊发如此正能量的报道,着实颠覆了受众的固有印象。不过很奇怪,那期报纸比平常的八卦新闻卖的还好。为这事儿,Tony一回到香港,总编就为他办了庆功宴,他清楚记得总编在酒后对自己讲的话:
“我们报社已经很久没有刊发过这样的报道了,你让我突然想起久违的新闻梦想。Tony,干得好,加油!”
这句话也让Tony想起了自己的新闻梦想,他也清楚,仅靠这样一篇报道,离自己的新闻梦想还很遥远。他也没忘记,这篇报道是陈晓娜给自己的。
当一个人习惯沉浸在某件事情中时,很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只是当时自己不知道。Tony不自知的是,他对陈晓娜的情绪已经从好奇发展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