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东

莹洁是将水饺当做预制食品的老祖宗,后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品类,市场了一个两千多亿规模的单品市场,这是莹洁没有预料到的,在冻水饺市场,张氏水饺是国内这个单品类市场最早的高端品牌,成为了未来的一个传奇,最后成为一个着名的MBA案例,被写进了教科书。

猪,牛,羊,马鹿,黑驴,骆驼,都被搬走了,梁婶,梁叔,梁樱,薛金友,孙少义,大霞,都过去收购站大院去了,因为那边设施齐全,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基础设施相当完备。牲口过去之后,立即就能展开饲养,几乎没有需要改造的地方。

孙凤,吕晨,吕秋,生子,孙连喜被留在大院,孙凤接手梁叔,成为一号院的主管。因为羊圈,牛棚,猪圈都空闲下来,而且还都有暖气,吕二哥派人立即进行改造,刷墙,铺地面,吊棚,重新安装照明。

虽然是冬天,但施工没受到影响。

因为屠宰也搬走了,大院里原本的血腥味也彻底消失了。

产量没有因为场地的限制解除再次增加,而是保持着以前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增加产量。

因为生产场地被释放,粘豆包产量再次增加,产量产量增加到十八吨,随着生粘豆包的量产,豆包产量增加到二十吨。

现在豆包品种已经有四个,黄米,糯米,生的,熟的。

销量的增加是建立在产量激增的情况下的,五块钱几乎是粘豆包的天花板价格,尽管如此,销量还是和产量达到平衡,依旧是生产多少,销售多少。各个采油厂都把张氏粘豆包当成了福利在不断的发放。

用料实在,口感一流,是外界对张氏粘豆包的普遍评价。

莹洁将豆包作为一个季节产品看待,准备春节后,进入三月,生产立即停止。

元旦过后,各地的粘豆包消费进入最好的季节,销售量稳定增长,但莹洁却得到了不太好的消息,芸豆收购越来越困难。红小豆还好,但豆馅里没有了芸豆的加持,品质会严重下降。莹洁决定不能用纯红豆沙,没有花芸豆,就把生产停下来,坚决不对付,不将就。

一月下旬,芸豆豆沙耗尽之后,粘豆包停产,张进统计了一下,各种粘豆包总共生产了一千二百多吨,实现了上千万的销售,实现利润三百六十多万。

文举看到数据,十分高兴。

因为粘豆包的热销,吕小七的创业集团实现了六百万左右的销售,是创业集团的开门项目,结果大获成功,将集团农场的大黄米面,玉米面,豆沙,几乎销售一空,是创业集团值得大书特书的业绩。

文举的五十铃五吨卡车和标志505到了。

张进去齐市订了两万个能装两百五十毫升水的小玻璃瓶,又去印制了一千个包装包装箱。